我院60名学生参与河南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调研
2月21日至3月4日,我院60名学生作为调查员参与了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关于河南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的调研,取得了满意的工作成效。
经过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农科院、中国扶贫研究院组成的专家组的培训,22日,在中国经济信息社专家的带领下,我院学生分十个调查组前往全省18个省辖市与10个省直管县,深入30余个贫困县,与政府相关部门及2000多家贫困户、脱贫户进行了座谈访问。
不深入农村,就无法了解真实的中国;不深入农户家中,也无法了解真实的农村。此次调研对我院学生来说是一次十分宝贵的社会实践与学习机会,虽然仅仅十余天的时间,但学生们都收获颇丰。每位学生都参与了3至4个县,15至20个村庄的评估调研。学生们作为调查员入村入户,每到一村都会先与村部的第一书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座谈,了解该村的经济发展现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村域的文化、风土人情。随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走进村民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村民的家庭基本情况、贫困现状、脱贫手段、观点建议、生活困难程度、收入开支等情况。
农民富,农村才会真正脱贫。为期十天的调研结束后,同学们组织分享交流会谈到,政府对于农民扶贫的力度是相当大的,除了公共的发放低保补助、各类补贴收入比如粮食补贴、助学补贴、养老保险、离退休金,为每个贫困户安排专门的帮扶责任人,各村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农民增收。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西峡县的农村,村民家家户户种植香菇、猕猴桃,将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将香菇酱、猕猴桃干等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系统成熟的产业链。村干部带头发展特色产业,给予农民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让农民看到脱贫的希望。此外,农村还很重视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民就业,增加收入。比如在桐柏县高店村,当地企业家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扶贫基地,为村民在农闲时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靠着农民个人的奋斗与政府的帮扶,我国在2016年已有1200余万人脱贫。农村的改变一直在快速进行,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被崭新的柏油路替代,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也完善起来,家门口能够就医、上小学,各村还都建起了文化广场。农村的被关怀,不再仅仅是解决上不起学、吃不饱、穿不暖的生存问题,产业化发展、村民的生活细节、精神寄托、心理困惑等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尤其是一些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一直是新闻学子长期关注的对象。在这次调研中,同学们接触到许多成年人外出务工,家中仅剩年迈老人与儿童的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由于缺乏劳动力,健康状况不佳以及教育方面的问题,政府很重视这些特殊家庭的扶贫工作。特别是帮扶责任人的陪伴,体现得更加珍贵。
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同学们在完成调研问卷的采访之余,也抓住此次机会,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的采访、交流技巧,使自己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环境中去,与村民敞开心扉交谈。同学们对农村贫困人口这一群体的致贫原因、生存现状、未来发展方向有了许多思考与见解;还丰富了关于农村、农业的经济、文化方面的认知。农村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一些保守落后的思想、裙带关系在农村根深蒂固,这是农村的一大隐患。一些村庄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比例较大,这与近亲结婚、生育知识欠缺是分不开的。而疾病,正是致使农村许多家庭摆脱不了贫困的一大累赘。即使是健康的孩子,也由于超生,接受不了优质教育而出现一些悲剧。扶贫先扶智,农村想要致富,重点不只是“犁田”,还应该将心思放在“犁心”上。
一位参与调研的同学颇有感悟地说:“真正走近基层,一切都鲜活起来。以前只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与村干部、村民深入交流,才了解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很是艰辛,基层工作不好干,农民也并非我想象中那样简单,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没有人比农民更了解他们生存家园的发展道路了,农民在长期耕种、打工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与判断,一些农民在受访过程中也谈到:“现在我们农村最重要的就是产业化发展,家家户户各种各地,成不了大气候,在这方面,我们还希望有人来引导。”
精准扶贫的脚步还在进行,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以每年一千万的速度在减少。 但是,农村还存在着六千万贫困人口,此次深入农户家中,也使同学们直面生活之艰辛,震撼之余,也对农村、对农民有了深深的责任感。“精”“准”二字,背后有深刻的含义。找准扶贫对象,科学因地制宜地扶贫,还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政策、发挥创造力,从根本上拔除农村的穷根,这些都需要我院学子继续关注国家政策,为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与智慧。
此次活动也让同学们在共同经历与成长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下乡调研期间,不仅有同学们彼此交流所见所闻,分享观点,更有中国经济信息社十几位专家的鼓励与支持,解决学生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透过表象,深入思考,理清农村经济、文化与个人命运背后复杂的关系脉络。
理论要联系到实际中运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又需要回归到理论的学习中去解决,不断地循环。经历了这一次深刻的实践洗礼,新传学子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带着这份终生难忘的记忆,投入到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去。
为了加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央决定实行最严格考核评估制度。一是对各地扶贫开发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请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进村入户,对各地贫困人口的识别精准度、贫困人口退出的精准度和贫困人口对帮扶工作满意度进行第三方评估。二是组织省级之间的交叉考核。22个与中央签订了责任状的扶贫任务比较重的省(市、区),省与省之间随机进行交叉考核。通过交叉考核,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总结各地好经验。三是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组织了对各省扶贫资金绩效的考评,重点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涉农资金整合情况和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估。
![](/__local/E/16/CD/80584F874C98CE70DD4AC333101_75F24999_91A8.jpg?e=.jpg)
调研合影留念
![](/__local/E/AD/34/97522D4A871A96A32617A11B118_66FAD4E6_F692.jpg?e=.jpg)
与被调研对象合影
![](/__local/A/24/33/4BC3C6424EE1BB88A27C1212DC7_1483B59B_B99B.jpg?e=.jpg)
团结协作的调研队员
![](/__local/7/B0/7E/F52A2F2CAA55DB1F0FA9A7AF72E_2DA7A284_883A.jpg?e=.jpg)
与村干部合影留念
![](/__local/B/94/E5/58BD067A2D4FC68D92C1F1E0E46_307294F4_A8AE.jpg?e=.jpg)
与村民合影
![](/__local/2/A3/CE/26A1247BA50F817EB710D67BC3B_AC23BF61_9826.jpg?e=.jpg)
紧张的资料整理
![](/__local/4/9D/AC/75DF5E5A62DE3AC5DAD166F355D_DFA89B58_8DE9.jpg?e=.jpg)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供稿: 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