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振中先生与我院师生谈“‘研究性阅读’的着力点”
春风吹盛文书香。4月23日,在第二十三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院召开读书分享会。新华社原总编辑、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首席教授南振中先生以《“研究性阅读”的着力点》为题,与师生畅谈读书感悟。我院6名教授与3名青年教师也分享了读书心得。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教师与部分学生参与了分享会。分享会由我院党委副书记孙保营主持。
南振中先生以《“研究性阅读”的着力点》为题,针对教师们提出的读书疑问,做了五点解答。
一是把问题作为做学问的起点,减少消遣式的泛泛浏览。作为高校教师,怎样选择值得深讨的问题是关键,一方面看问题是否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及学术思想价值,另一方面看是否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及决策参考价值。建议大家以此为标尺建立“问题库”的同时,也建立对应的“专题文件夹”作支撑,将有助于学术问题的分析。
二是关注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寻找自己的研究空间。做学问的人要高瞻远瞩,读书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抱着探究的态度读书,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大量翻阅,摸清研究领域的“底细”,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会更有底气。
三是防止把知识堆成“草料场”,要精心培育结构合理的“知识树”。“知识树”的第一层次是开拓视野,广泛阅读,见树见林;第二层次是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第三层次是跨学科的“临界阅读”。
四是关注不同观点的碰撞,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不同作者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说法,一旦发现观点冲突,就不要轻易放过,说不定这会成为深入研究的突破口。遇到“观点冲突”时不要简单地判定黑与白、是与非、好与坏,而要广泛浏览、多方求证,力求做到兼收并蓄、择善而从。
五是“研究性阅读”贵在联想,要善于从书中寻找启发。阅读附加值越大,学习的有效性就越高;阅读附加值越小,学习的有效性就越低;没有产生阅读附加值,就属于无效阅读和微效阅读。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些都是“研究性阅读”的应有之义。
南振中先生说,阅读的类型还有很多,各种阅读类型并不相互排斥,随着研究性阅读的深入,求知性阅读就显得更加重要,人们对阅读类型的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根据需要经历了从“研究性阅读”向“书海泛舟”的变化,读书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研究性阅读”只是选择之一。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张兵娟、郑素侠、陈晓伟、刘宪阁、周鹍鹏六位教授,邓元兵、宗俊伟、郑达威三位青年教师也同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
汪振军教授介绍了自己将读书融入课程、融入课堂、融入研究的教研经验,号召大家做“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张兵娟教授分享了自己在阅读中的思考,提倡要学海无“乐”作舟;郑素侠教授同师生们交流了自己摘抄、整理、感悟、总结的读书笔记,体会“重温旧梦”般的欣喜;陈晓伟教授介绍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认识到学科有分界,读书不能分界;刘宪阁教授提出读书应不囿于眼前,提倡“读书无定法”;周鹍鹏教授谈了自己多年来的读书心得,表示要用好阅读开发学生的“第二课堂”;邓元兵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要平衡读书囫囵吞枣和细嚼慢咽的关系;宗俊伟博士谈到自己对读书笔记的使用,提出做好批注的必要性;郑达威副教授回顾了自己的阅读心路,认为读书应不怕存疑,学会“以读攻读”。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保营总结说,南振中先生长期关心学院师生的读书问题,坚持为师生解惑答疑,同时自己也泛舟书海,学无止境,是大家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最好榜样,愿大家真诚践行终生阅读的生活方式,在书香中充实自己的精彩人生。
近年来,在南振中先生的以身示范、大力推动下,读书、分享、交流已经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常态”。2014年“世界读书日”,学院公布了《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推荐阅读书目(200本)》;2015年4月,南振中先生出版了《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这本“从心灵到达心灵的书”,成为大学生的读书宝典;2016年至今,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了13期博士读书沙龙;2017年,学院教师开展的读书会达40余次;2018年寒假归来,研究生、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39场读书分享会。通过“好读书、读好书”氛围的营造以及各类读书分享会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院风和学风,对科研、教学、学科建设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南振中先生谈“研究性阅读的着力点”
我院党委副书记孙保营主持读书分享会
汪振军教授谈“阅读的意义”
陈晓伟教授谈读书
刘宪阁教授谈读书
张兵娟教授谈读书
郑素侠教授谈读书
周鹍鹏教授谈读书
宗俊伟副教授谈读书
郑达威副教授谈读书
邓元兵博士谈读书
(供稿:罗碧;摄影: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