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博士论坛第37期 刘子晨老师主讲“青少年虚拟偶像崇拜现象研究”

 

青少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话与想象,逐渐火爆起来的“虚拟偶像”与z世代青年人之间的连接便存在于想象空间中。在青少年与虚拟偶像情感连接的双向奔赴之中,是否伴生着那喀索斯情结?是否也会让青年人迷恋上虚拟世界中自己的影子?我们又如何看待这一新兴的青年文化现象?

2023年1月18日晚19点,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以“倒影中的‘那喀索斯’:青少年虚拟偶像崇拜现象研究”为主题的第37期博士教师学术论坛。本次论坛由管理学博士刘子晨老师主讲,同时元宇宙领域研究专家郑达威老师和电影研究领域新锐王超老师作为与谈人一起座谈交流,褚金勇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新闻与传播学院申爽老师、郭晨老师及本硕博学生、兄弟院校师生共150余人在线参与论坛活动。

 

 

论坛主讲环节,刘子晨老师讲述了希腊神话中“那喀索斯”的故事,用它来比喻如今青少年对虚拟偶像的崇拜现象,也由此引入对“青少年如何从追逐虚拟偶像到追逐自我”的分析探究。刘老师指出,虚拟偶像从狭义上来说是被虚构出来的受到崇拜或挚爱的客体,从这个层面上粉丝与偶像呈现着“人与物”的关系;广义上来说是一种自带关系的新型传播媒介,从这个层面而言粉丝与偶像则呈现“人与人”的关系。

 

接着,刘子晨老师就虚拟偶像的发展进行了梳理。首先对里程碑式的虚拟偶像进行了简述,举出了在虚拟偶像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形象,即林明美、伊达杏子、青娜、初音未来和洛天依。刘子晨老师指出可以将虚拟偶像的发展归结成三个阶段:从早期受到技术限制而不得不依赖内容,到在技术驱动下进行虚拟偶像运营,再到如今虚拟偶像新产业的逐渐形成。同时刘老师通过共青团中央虚拟偶像“红旗漫”和“江山娇”的例子,指出官方进行虚拟偶像尝试时,应当注意到虚拟偶像对政治传播的传统经验和逻辑具有一定的颠覆性。

之后,刘子晨老师分析了虚拟偶像崇拜的需求是如何营造的。一是人的自发需求,比如原始社会对图腾的崇拜、体育界对明星偶像的崇拜,都体现了人对超越身体之外事物天然的精神寄托和互动。二是营造新需求,利用虚拟偶像对比传统偶像的优势制造出新需求,即从现实看,虚拟偶像是一种被刻意建构出来的可供消费的符号,是当代消费需求缔造出的新神话。三是新叙事身份的建构,刘老师提出传统偶像与虚拟偶像存在“神灵性-世俗性”、“禁欲性-享乐性”、“精英性-草根性”的三组对比,传统明星的运营像是中世纪宗教叙事模式,充满神秘性、戒律色彩和精英主义,而在新叙事模式下,传统明星也在营造一种祛魅的设定,但这些设定对虚拟偶像来说可谓手到擒来,他们直接初始设定即以“新叙事身份”至臻境界。

最后,刘子晨老师提出虚拟偶像崇拜需要辩证看待。第一,虚拟偶像崇拜是一种认知进步,刘老师从古希腊神话的讲述中指出人类对神的崇拜不是简单的屈服式崇拜,而是“超越式”的崇拜,是一种借由排斥力进行的自我校准,是具有进步精神的意识形态,所以偶像崇拜可以解释为一种自我认同的投射,是当时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第二,“反偶像崇拜”也是一种偶像崇拜,反偶像崇拜是去符号化,这种意识形态拒斥任何符号化或表象化的东西,但其自自身实际也是一种既定秩序的崇拜,反偶像、反符号并不能带来主体的进步性回归。虚拟偶像的本质仍然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外部力量,可以利用虚拟偶像来为青少年提供指引、抚慰,进行自我校准;但要警惕外部偶像成为中心,反而让自我成为遥不可及的彼岸。最后刘子晨老师举出“A-SOUL”虚拟偶像团体劳务纠纷的案例,指出虚拟偶像并非是完美和至真至善的,青少年还需将对偶像的崇拜最终回归到对自身主体的认知。

在与谈环节,郑达威老师从传播史的角度延伸了对偶像崇拜的发展及看法,“虚拟偶像更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呈现、投射,虽然虚拟偶像能够拥有更加完美的人设,但有可能使得人类的自我意识没有约束的向前延伸”。王超老师从明星研究和电影史的角度出发梳理明星偶像的出现和发展,提出虚拟偶像是基于明星工业之上发展的,它未必是一种架空,反而道出一些明星产业的实质,并指出要想开发虚拟偶像的社会示范效应,仍需要新的思考。郭晨老师指出对虚拟偶像的研究可以回归到对“真与假”的探讨当中;申爽老师提出虚拟偶像新的研究方向可以聚焦于如何分辨虚拟偶像与传统偶像不同的新的机制,找寻它们身上最独特的地方。各位老师在互动与交流当中,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火花。

 

最后褚金勇老师总结到:“无论是对真人还是虚拟偶像的追求,都应该最终关照自己、回归生活,过好自己的人生。”

 

(郭涵柯 供稿)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