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郑州大学“港澳台学子看河南”国情教育系列活动——安阳站圆满成功

日期:2024-12-10    浏览量:

12月7日至8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港澳台学生赴历史文化名城古都安阳开展国情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充分利用河南的文化资源,通过实地考察、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增进港澳台学生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结合学科专业优势,推广和传播河南文化。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共计26人参加本次活动。

x全体师生先后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太行大峡谷以及红旗渠纪念馆。“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从甲骨文、金文到战国文字,从小篆、隶书到楷书、行草,从汉字到少数民族文字,港澳台学子系统学习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汉字文化发展史,思考为什么汉字的产生及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深刻体会到中原作为汉字文化发源地的独特地位,以此感悟中原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殷墟博物馆,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分别参观了“探索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殷墟车马遗迹展”“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等专题展览和特色沉浸式数字展览,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面了解了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对中华文明早期发展阶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参观过程中,港澳台学子积极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随后,师生一行赴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三国文化体验。在这里,师生们通过1:1复原的高陵墓室和大量文物的集中展示,深入了解了曹操在政治、军事以及文学方面的历史功绩,对曹操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参观过程中,港澳台学子纷纷感叹于曹操的雄才大略与文学造诣,增强了对历史文化学习的兴趣。

8日上午,师生们步入太行大峡谷,欣赏桃花谷沿途的泉潭叠瀑和太行天路的鬼斧神工。这里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地理风貌,让港澳台学子感受到了中原大地的神奇与魅力,也让他们更加热爱与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

下午,全体师生沿着渠水一步步登上“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青年洞”。站在雄伟的洞口前,望着悬崖峭壁上人工开凿的痕迹,港澳台学子无不被当年林县青年的英勇壮举所震撼,身临其境理解、体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紧接着,师生们抵达红旗渠纪念馆。纪念馆修建于红旗渠总干渠枢纽工程的分水闸处,是了解红旗渠精神与林县人民艰苦奋斗历程的重要场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港澳台学子深入了解到林县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人工天河红旗渠的艰辛历程,他们感受到林县百姓在悬崖峭壁上创造条件、在恶劣环境中克服困难、在物资匮乏中自强不息、在实现目标时的欢呼雀跃。参观过程中,港澳台学子在周鹍鹏教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视频拍摄活动,不仅记录了此次研学活动的精彩瞬间,也锻炼了自身的拍摄与剪辑能力,为后续研学成果的产出积累了宝贵素材。

2023级澳门学生范艺彦表示:“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我了解到中国文字的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其中,楷书就是最接近我们现在写的字,汉字。回到澳门我会分享给亲朋好友,激起他们对中原文化的兴趣与好奇,使他们也愿意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中原文化”。

2024级台湾学生吴依玲表示:“参观完殷墟博物馆,我深感震撼。这座博物馆仿佛是一扇穿越时空的窗,让我亲眼见证了商朝文明的辉煌与繁荣。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甲骨文,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殷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更深的敬畏之情。我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而自豪,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次活动加深了学院港澳台学生对河南文化的了解,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也通过实践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文化传播能力,促进了河南文化的传播。本次活动是郑州大学“港澳台学子看河南”系列活动的首站,后续学校将深入开展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河南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让更多的港澳台学生、国际学生走进河南、了解河南、爱上河南、宣传河南,促进海峡两岸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讲好河南故事,传播河南文化。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邮编:450001
建议1920×10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