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晚,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第七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黄文森,应我院刘千才老师之邀,走进“数据新闻课堂”,为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2班学生呈现了一场题为“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黄文森老师对数据新闻在当代传媒领域所占据的核心地位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并着重强调了数据采集作为数据新闻制作基础环节的关键性。他将数据采集方法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公开数据(open data)、网页数据(web data)、调查数据(survey data)以及其他来源数据(other data)。
在公开数据部分,黄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谷歌指数、百度指数、微博指数、微信指数等主流平台的数据资源。他不仅深入讲解了这些数据资源的获取方式和特点,还结合了指导作品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这些数据在新闻选题与内容制作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些生动的实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及如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层次信息。
在网页数据抓取环节,黄老师重点讲解了火车采集器、八爪鱼、集搜客等软件的基本功能,现场演示了使用集搜客(gooseeker)进行网页信息采集的主要流程与关键注意事项。同时,黄文森老师结合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例如像DeepSeek这样的先进模型)辅助生成代码的前沿趋势,鼓励同学们善用AI工具,提高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效率和能力。他强调,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简化编程过程,还能帮助学生们更快地实现创新和解决问题。此外,他还提到了人工智能在自动化测试、代码审查以及智能辅助编程方面的潜力,这些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数据采集能力和质量,并降低同学们的学习成本。

在讲座尾声,黄老师安排了互动答疑环节,以便于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探讨讲座内容。钱忠原、高轩、樊哲宇等同学分别就数据新闻的选题策略、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技术细节等具体问题,与主讲人黄老师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这一环节使得现场的气氛更加活跃,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充分体现了讲座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案例详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关于数据新闻制作与应用的深刻见解,而且极大地拓宽了大家的视野。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座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们对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探索的浓厚兴趣,为同学们未来以数据驱动新闻写作的职业道路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据分析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图/文:刘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