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林嵬、新华社河南分社政文采访部主任刘怀丕、研究院对外联络室副主任李桃、研究院新闻史研究室编辑雒悦、研究院国情研究室编辑秦彦洋、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室编辑杨德龙一行7人来我院调研座谈。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出席座谈会。我院党委书记陈晓伟,正处级组织员、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淑华,《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郑素侠,我院副院长郑达威,穆青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宪阁、王晓宁参加。
校党委副书记王利国首先对新华社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新华社与郑州大学共建穆青研究中心十余年以来,合作效果凸显,刘刚院长此次带队来访不仅体现了新华社对郑州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对共建事业的大力支持,更是一次双方加强合作、共商未来的宝贵契机。其次,他从办学历史、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并对学校新闻教育传统和历史做了详细回顾。他指出,深化社校合作,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比以往都更加迫切和重要,期待双方能够继续携手,推动“共筑、共育、共拓、共创”。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感谢学校和学院对新华社研究院的支持,他回顾了穆青的记者生涯和对新华社的影响,称赞“穆老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他指出,新华社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因穆青结缘,情感上会更加亲近厚重。新华社的新闻研究需要郑州大学的支持,期待接下来能开展更多的合作交流,开拓更广阔的合作范围。
我院党委书记陈晓伟对新华社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期待双方能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多方面探讨新的合作方式,开展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我院正处级组织员、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淑华回顾了双方的共建合作,她强调,社校共建成为助力学院发展的强大力量,近年来,学院与新华社就学生实习实践、穆青研究等方面展开了多次合作交流,并期待未来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方面寻找更多合作空间。
座谈会最后,刘刚院长表达了坚决支持双方合作的信心,希望双方能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沟通,充分发挥新华社河南分社的沟通桥梁作用,推进双方深度合作。
结束座谈后,新华社一行与我院师生一同参观了穆青事迹纪念展,深刻缅怀穆青精神,并肯定了我院在穆青研究方面的成绩。(供稿人:王怀东;摄影:陈卓)

座谈会现场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致辞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致辞

会后合影

参观穆青事迹纪念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