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我院党员教师读书会在院办三楼图书资料室如期举行。本次阅读书目为《永恒的活火》,学院党委书记陈晓伟教授以及部分师生参与,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杨勇老师领读,姚鹏老师主持。

杨勇老师首先以自己如何发现本书为引,剖析了本书提供理论借鉴、促进思想觉醒的价值与意义,指出了全书所回答的主要问题:在持续巨变的环境中,组织与个体如何保持生命力与竞争力。随后,他结合作者张瑞敏的自身经历以及时代背景,引用了砸冰箱事件、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单合一”模式等实例,分析了海尔经历的变革,阐释了本书对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启发。最后,他联系当下现实,指出广大师生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断吸收先进理念,形成自己的认知成果。

阅读分享后,刘子晨、刘千才、李会、李昕婕、褚金勇等老师结合本次主题畅谈自身体会,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聚焦个人发展、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话题,从自我颠覆、组织动员、服务社会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对此次读书会的内容进行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探讨。





阅读分享后,刘子晨、刘千才、李会、李昕婕、褚金勇等老师结合本次主题畅谈自身体会,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聚焦个人发展、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话题,从自我颠覆、组织动员、服务社会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对此次读书会的内容进行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探讨。


学生代表正在认真聆听讲话
活动最后,陈晓伟书记进行总结。她表示,书是拓宽灵魂广度、探索生命深度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也是搭建党员读书会平台的重要原因。从退休教授与青年学子思想碰撞的案例出发,陈书记指出,生命力正源于这种开放求新的精神,而未来的工作建设的关键,正在于我们能否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管理实践,为学院及个人发展注入不竭的“源头活水”。

本次读书会活动,促进了师生们的思想碰撞与学习交流。未来,我院将继续开展更具启发性和现实意义的读书会,聚焦前沿理论与党的实践的结合,让师生们在分享读书心得、交流阅读体验中,深化对学术创新和党的事业的理解,从阅读中汲取动力,推动学院与个人共同发展。(文字:周粮媛 图片:王梓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