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首页 > 资料信息

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建设思路

文章作者: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次数:

 一、对公民教育研究的再认识 
   
(一)公民是国家的个体基石,振兴中华的基础在于公民素质、公民意识及公共精神的发展和弘扬,公民教育对公民个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一个必备的先决条件。
公民教育研究在国内还比较薄弱,更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的建立,填补了国内研究机构的空白。
    在一个以多样化为特征的社会情况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唯一落实的途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作为生产力主干因素的劳动者的素质、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对增强公民的社会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启发民主觉悟、营造法制环境、打造公德公心意识、培养健康心态、确立公共生活观念、维护公共生态环境、提高公民发挥自身潜能的能力、塑造合格公民、贡献公民、成功公民等,不仅具有安定社会和维持社会发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因素是决定我国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在我国,合格公民意识的普遍缺乏,民主政治素质薄弱,相当多数的公民还不知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甚至不知自己有哪些合法权利和无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之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市场经济素质、公共生活责任意识还比较薄弱,这无疑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目标是不相符的。
    (二)加强公民教育是学校进行社会教育的大平台,学校应当把对学生的公民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四有合格公民。合格公民价值应当说是现代国民教育制度的根本价值,所有的知识教育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民主政治建设依靠公民的政治水准和民主智慧的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依靠公民的文明开发和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物质文明建设依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及将此责任感付诸实施的能力。学校在参与我国三大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学校教育仅仅限于知识公民的培养,而不将合格公民、奉献公民、成功公民的价值目标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决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现代公民。公民教育是在服务和指导社会生活的同时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民素质的活动,只有通过社会活动,在各种公民实践生活中才能唤起学生的公民意识,训练学生的公共生活技能,养成学生的公民生活习惯。在公民资格教育和成功公民教育中,才能够真正使学生懂得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才能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扩展政治远见,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充满自信,才能够自觉自愿而且有能力地承担起公民的各种社会责任。
    (三)加强公民教育研究是面向世界与世界公民教育接轨的需要。虽然世界各国对公民教育的界定不一,总的讲来,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是一种协调个人与国家、社会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公民的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社会化。世界各国开展的公民教育内容概括起来为: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教育、公民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教育、公民法律纪律知识与守法维法能力教育、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教育、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公民公共生活观念和社会能力素质教育、公民身心健康卫生素质教育、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公民个人性格和行为习惯教育等。对于这些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论成果,要认真地学习、深入地分析,对于那些反映人类共同需要、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时代精神的公民教育有益成果,我们应该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使之与我国的公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体系。
    二、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及基本研究内容
     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的基本研究思路是面向世界、研究中国,建设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的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奉献型和成功型公民,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公民,具有与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相符合的民主政治意识和能力的公民。
    (一) 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政治意识和能力、法制知识和能力、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生理和行为健康素质为内容,以建立中国特色公民教育体系为研究目标。我们当前的建设步骤是:建设国内一流的公民教育资料信息中心、建成汇聚公民教育专家的研究中心、培养公民教育人才的培训中心、服务社会的公民教育咨询中心。
    (二)公民教育研究的内容包括:公民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公民民主法律纪律教育、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教育、公民社会生存创新能力教育、公民身心健康卫生教育、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公民公共生活观念教育等。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培育能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和我国的持续发展作贡献的公民为目标,以提升公民的公民意识、启发公民当家作主觉悟和民主能力、增强公民依法维权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能力、打造公民公德公心意识、培养公民健康心态、确立公民公共生活观念、营造互助、和谐、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公民公共生态环境、塑造合格与成功公民为基本内容。
    1、公民教育研究的切入点是公民基本素质教育
    公民教育广义上说是关于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在我国,公民素质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所应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及能力、道德品质及道德实践能力、权利和义务的知识与能力、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符合国富民强发展方向的科学文化知识与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育四有公民,使公民具有明确的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行为修养。从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上分析,公民基本素质教育可以概括为:
    第一、从公民教育的内涵看,首先,是指导公民掌握公民知识即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基本知识。其次,是指导公民形成公民意识,即个体对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态度,包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等。再次是养成公民行为,即指导公民养成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也只有通过理性行为的培养才能体现出公民的性质。最后是培养公民能力,即作为合格公民、成功公民所应具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分析认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主要指公民通过职业和其它劳动方式以劳动者的身份服务社会的能力;维护和发展公共生活质量的能力,主要指公民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和关心社会的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指公民个体具有自我学习提高和不断开发自身潜能与技能的能力。
    第二、从公民教育外延上讲,首先是爱国主义教育,包含发挥文化的团结凝聚力量,启发公民创新民族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等。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忠诚祖国、具备创新民族精神的公民,通过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的培养,促进公民创造性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因而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次是政治教育,它是有目的地帮助公民形成科学的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的教育,也是协调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因而是公民教育的政治方向性内容。通过政治教育,逐步培养公民辨别政治是非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培养民主精神等。再次是民主与法制教育,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思想保证。民主政治建设依靠觉醒的公民意识。公民这一神圣的概念,意味着每个公民都有神圣的、平等的权利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与义务。随着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普遍提高,公民将以国家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维法活动,自觉培养民主集中意识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最后是公民道德教育,包含奉献、自律、特别是行为理性教育。通过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公民养成集体主义意识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行,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维护社会公益、遵守环境道德、维护生态环境等行为理性习惯。
    2、公民素质研究的指标体系  
   
从公民教育的系统性角度分析,公民基本素质要求的指标体系可以概括为为七类十六项。
    第一类  思想道德素质
    1)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人的质量和品位的决定性因素,思想素质制约着人对国家、对社会的作用以及自身价值的大小。从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思想建设和思想引导将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实生活越来越需要靠思想引导,而越来越不依靠传统的权力型领导了。公民教育抓住了思想素质,就抓住了在公民思想领域搞建设方向,并能引导公民的思想意识按照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发挥积极作用。
    2)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组成人格的最重要的成分,道德价值是人们行为动因和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道德素质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具有动力、调节、控制、引导、塑造、示范等多种功能,直接影响和指导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走向。从社会学角度看,人之所以为人,根本就在于具有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道德达标公民。
    第二类  科学文化素质
    3)教育素质:由于教育是使公民具备公民素质真正成为公民的第一步,所以,教育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性素质,是提高和优化公民其他素质所必需奠定好的素质平台。当前抓住公民教育就是落实党的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新要求的统一点。
    4)科学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不仅需要从正面对全体公民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公民科学素质的灵魂)。还要从反面对各种迷信、愚昧、反科学、伪科学等邪教活动进行揭露和打击,消除其对人们心灵上的毒害。因此,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质上是一场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搏斗和较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5)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体现人类文明的一种文明积累、文明内涵和文明展现。文化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人的整体素质状况,所以,在当代中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的根本所在,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途径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第三类  政治素质
    6)政治素质:公民政治素质说到底是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统一。提升人民当家作主意识是提高公民政治素质的本质要求。公民政治素质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公民政治行为,增强公民参政议政的实践能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以国家主人的身份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履行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与责任,是引导公民政治行为的基础性工作。                 
   
第四类  法律素质
    7 法律素质:公民法律素质的一般要求体现为:对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了解,对法律规范的自觉遵守,对他人违法行为的力所能及的制止和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等。由于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治国就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所以,培养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是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
    第五类  经济素质     
   
8 经济素质:经济素质是指人们认识经济现象以及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的总和。当前我国公民经济素质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商品意识、创新意识、市场分析预测能力弱,经营能力特别是产品更新能力、投资理财能力及市场应变能力都显不足。经济素质薄弱不仅会影响公民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而且会影响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更会直接影响到公民创造财富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因此,加强我国公民经济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
    9)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既是公民谋生也是创业的条件和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素质日益成为成功公民的事业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强公民的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熟练程度,成为安置就业、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突出问题。
    10)生活素质:生活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经历体验,对生活取向、生活态度、生活作风、生活方式选择、生活规则和生活条件的理解与抉择,以及逐渐形成的生活技能、生活习惯、生活爱好和生活情感等等的总和。提高公民的生活素质,形成热爱生活、追求崇高生活目标,选择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情趣等,是当前提高公民文明程度的基础工程。
    第六类  社会能力素质
    11)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适应社会、符合社会生活要求,并经充分社会化后得以形成的个体特质,包括对社会性质、特点的理解;对社会规律、规则、发展趋势的掌握;社会关系的协调能力等。提高公民社会素质就是要求公民最充分最真切地认识社会,体察社情,掌握社会现实情况、发展趋势与动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公民应有的贡献。
    12)能力素质:能力是指人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才能及胜任众多社会角色的本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公民能力素质教育应以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内在的自身能力、以处理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人能力、以完成职责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外在的做事能力,作为公民教育的切入点。
    13)智慧素质:智慧素质是指人们能够对客观现实作出高速特效的应对能力的总和,以人的悟性和创造性为特征、表现为高度机敏灵活的特殊个体特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具备良好的智慧素质才能较好地对问题作出反应和处理,才能适应富有挑战性和压力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公民在现代社会中的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具备通达应变的本领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应对新困难并使自己走出困境的高层次素质要求。
    第七类  健康卫生素质
    14)心理素质:所有公民都需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支撑来认识、掌握、改变和发展自我。由于心理素质直接构成公民对环境、对现实、对意外情况做出的反应,也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始终依托的心理平台。公民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
    15)身体素质:公民身体素质的质量、状况和品位直接影响着公民其它素质的质量、效能和价值。面对紧张高压的社会生活节奏,身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和特殊意义,是做成功公民的重要物质前提。
    16)卫生素质:卫生素质是人的卫生观念和卫生行为习惯的综合反映,也是现代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尺。党的十六大健康素质作为提高提高中华民族三大素质指标之一,充分说明提高公民的卫生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重要而特定的地位。
    三、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近期队伍建设情况
    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自20033月份申报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之后,研究队伍建设得到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参与和加盟。
    近期接受我中心聘任并开始工作的研究人员为:
首席顾问:
罗国杰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人员:
魏英敏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瑛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许启贤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李治德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归国博士,公民教育问题研究专家,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外文资料翻译部主任
丁树杰  郑州市委党校副校长,科社博士,目前正在进行美国公民教育资料翻译工作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关系学博士,目前正在进行印度、巴基斯坦公民教育资料翻译工作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法语硕士、目前正在进行法国公民教育资料翻译工作
    此外,还有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及本省一批已经达成意向,尚未办理手续的博士生导师和专家即将加盟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加之2003年上报材料中的研究人员如:吴潜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小锡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尹文刚教授(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生导师)、贾福军主任医师(河南 心理学博士)、张琼教授(河南 伦理学博士)、苗连营教授(郑大  法学博士)、杨天宇教授(郑大 历史学博导)吴宏亮(郑大 中共党史博士)、贾敏仁(郑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等。可以看出,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队伍阵容已经初步形成,今后将不断凝聚国内、国外的研究人员共创我国公民教育事业。
    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在队伍建设中的另一个特色是我们得到省委、省政府宣传、思想、教育等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他们的加盟成为公民教育中心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的导航者、设计者。
    四、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近期发展情况:
    按照建设国内一流的公民教育资料信息中心、建成汇聚公民教育专家的研究中心、培养公民教育人才的培训中心、服务社会的公民教育咨询中心的建设规划。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近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建设国内一流的公民教育资料信息中心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组织力量翻译国外公民教育研究成果,目前已精选出200余部、篇外文资料,并着手翻译工作,已完成翻译成果10余部、篇。
    2、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图书发行总公司建立长期联系,目前新采购国内所有涉及公民教育类图书600多种。国外图书文献也在积极采购中。
    3、建立了中国公民教育网站,对国内外开放。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注册的通用域名的网址是:  “ 中国公民中国公民教育
   
CN域名是: www.chinesecitizen.cn
   
电子信箱: gmjy@zzu.edu.cn

   
(二)在建成公民教育科研中心方面,近期新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近期公民教育研究中心设开放课题三项:
    (1)由本中心研究人员张明锁教授主持的《中国流浪儿童预防、救助与回归》的开放课题,以完成调研工作,进展顺利,并得到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张明锁教授
    (2)郑州市党校丁淑杰博士以带其主持的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美国公民教育状况考察》受聘进入本中心开展研究工作。
主持人: 郑州市党校丁淑杰博士
    (3)本中心研究人员王琛博士以带其主持的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印巴分治以来的印巴两国公民身份认同》在中心开展研究。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王琛博士
    2、申报立项河南省规划办和教育厅社科项目四项:
    (1)省规划办课题《河南省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发展模式与制度研究》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穆伟山教授
    2)省规划办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时期高校党建研究》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王振国副教授

    3)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国外公民教育的管理与策略》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李治德博士
    4)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雷冀 硕士
    3、近期完成项目、论文
    (1)郑州市科技三项经费重大项目《郑州市公民道德心理状况调查及以德治市对策研究》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王东虓教授
    (2)《法律与道德》河南省统编教材
主编: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王东虓教授
    (3)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新贡献研究》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王东虓教授
    (4)《中国农民如何适应入世调查研究》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项目
主持人: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张琼教授
    (5)《浅析社会转型时期公民道德观的变化及对策》 作者:王振国副教授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3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学报》20043   
   
(三)在建成公民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方面,近期新开展了以下工作:
近期学术交流:
    1、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瑛教授 2003919日,到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作学术报告
    2、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公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魏英敏教授2003920日,到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作学术报告
    3、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于926日、1219日召开两次外文资料翻译交流工作会议,总结近期翻译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
    4、20031115—17 日,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东虓教授带领两名论文入选研究生在湖南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张静如先生主持的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论文研讨会。

(发布日期:200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