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首页 > 资料信息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之三)

文章作者: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次数:

发布日期:2006-7-12

七、信息基础设施
 
 

(注释63)2005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电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继续增强,网络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截至200512月,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6 954万门,比2004年末增加4608万门,实装率达到74.6%,比上一年提高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8 283万户,比2004年末增加8598万户,实装率为81.5%。基础传输网形成了以光缆为主要物理媒介,多种传送技术共同构建的大容量、高带宽、高质量的基础网络平台。全年新增光缆线路长度53万公里,总长度达到405万公里。

电信新技术应用步伐加快。软交换在长途和本地层面均开始商用,向下一代网络(NGN)的平滑过渡取得突破性进展;TD―SCDMA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获得重要进展;部分城市推出基于电子数据采集设备(EDGE)技术的商用网络和业务,开始了CDMA1X EV-DO的技术性试验,在一些重要活动中成功推出了视频流、实时电视、视频点播等多媒体业务;基础传输网继续优化完善,开始在现网中部署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试验;运营支撑系统不断改进,业务支撑和网络运营能力大幅提升,网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电信网络进一步向偏远农村地区延伸,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5村村通工程使5.23万个行政村新开通电话,完成电话装机数10多万部,受益的农牧民人口达到数千万人;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率从村村通工程开始前的89%上升到97%,提前完成邮电十五规划中“95%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等六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承担了村村通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各企业累计投资159亿元,目前已全部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工程任务。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山东、江西、福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1个省市已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推动全国农村通信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广播电视网络在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能力、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完善广播电视基础网络的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共有中波、短波、调频广播和电视发射台、转播台7万多座,发射总功率8.4kW;共租用9颗卫星39个转发器传输93套电视节目、126套广播节目,卫星电视接收站达到118万座;全国广播电视传输干线共计242万公里,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了中央、省、地市的互联互通,分配网传输质量明显提高。有线电视用户1.16亿,入户率达33%;全国城乡有收音机5亿台,电视机4亿台,广播听众近12.22亿,电视观众12.38亿。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4.05%95.29%(参见图6),广播影视综合传输能力显著提高。




6 19992005年我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注释64)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2005年是我国的广播影视农村服务年。有关部门以宁夏为试点,设立了7个微波多路分配系统(MMDS)发射机台和13个转发站,形成了电视多路微波分配系统覆盖网,使全自治区80%左右的农民可以免费收看到8套模拟电视节目,并同时向农村传送18套数字电视节目。为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关部门在广西召开现场会,推广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以及保证农村广播电视长期通的工作经验。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综合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线、无线、微波等多种技术手段,着力在提高传输覆盖的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基本完成12 000返盲村村村通设施修复工作、86 270个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建设任务,解决约2700多万人口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每户最少能收到4套电视节目和2套广播节目。

有线电视数字化进一步推进。2005年我国大力推广普及数字机顶盒,分区域、分阶段全面推动有线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使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成为通向千家万户的多媒体信息平台。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在大连、太原组织召开了全国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现场会,提出了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要求,有效指导了全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

互联网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截至2005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11 100万人(参见图7),同比增长18.1%;其中宽带用户6430万,超过了上网用户的一半。全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为49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650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2060万台,宽带上网计算机2240万台。网站总数达694 200个。域名总数达2 592 410个,其中.CN下的域名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1 096 924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3.9%,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的首选。目前我国.CN域名注册量在亚洲国家顶级域名中位居第一,在世界排名也从年初的第13位上升到目前的第6位。互联网骨干网容量不断扩大,国际出口带宽达136 106M。我国大陆IPv4地址数达74 391 296个,位居世界第三。



7 20002005年我国不同上网方式网民人数(注释65)

2006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根据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网络。继续增强电信网络综合通信能力,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务实地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宽带通信网和宽带用户接入网建设力度,加强宽带网络应用平台建设,着力推进网络资源整合。在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国将实施安全播出工程,建立广播影视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广播影视建设,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八、信息安全

 
 
 

(注释66)2005年,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要求注重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两次召开会议,审议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和十一五信息安全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思路,原则通过了关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意见和关于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各部门、各地方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扎扎实实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互联网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安全意识得到增强。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状

2005年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威胁依然严重。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网络安全报告显示,2005年共收到通过应急热线、网站和电子邮件等报告的网络安全事件12万多件,其中扫描类网络安全事件约占93%(非扫描类网络安全事件状况参见图8)。蠕虫、木马、间谍软件等恶意代码在网上的传播和活动仍然频繁,并呈现出五大趋势:即时消息蠕虫迅速增多;群发邮件蠕虫虽然活跃,但较2004年显著减少;手机病毒/蠕虫技术进化,传播手段趋于多样化;Rootkit技术的应用呈增加趋势,给用户清除恶意代码带来很大困难;以窃取银行账号、密码和个人信息为目的的木马和间谍软件迅速增多。2005年我国大陆地区22 500多个IP地址的主机被植入木马(地区分布抽样监测情况参见图9),此外还发现大陆地区以外22 800多个主机和这些木马进行通信。日益增加的木马程序将造成计算机被控制,感染木马的计算机不仅面临严重的泄密威胁,更容易被黑客利用发起有组织的大规模攻击,从而严重威胁网络与信息安全。僵尸网络是网络安全所面对的另一个重大威胁,其破坏行为往往比传统的方式危害更大、更难防范。在20055月至6月间,共发现9个较大规模的僵尸网络,平均每天发现3万个活跃的僵尸程序。这些僵尸网络不断扫描扩张、更新版本、下载间谍软件和木马、发动各种形式的拒绝服务攻击。




8 2005年我国非扫描类网络安全事件处理分类 (注释67)



9 2005年我国大陆木马分布抽样监测情况 (注释68)

2005年计算机病毒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下降,但数量大幅度增加。2005年感染率为80%,较上年下降了7.9%,是2001年来的首次下降。全年截获新病毒数量达到72 836个,比2004年增长一倍多,其中很多属于同一病毒种族的不同变种。二是间谍软件感染率剧增。遭受过间谍软件袭击的用户由2004年的30%激增到2005年的90%。较为常见的间谍软件有弹广告的间谍软件、盗取网上银行和网络游戏账号和密码的间谍软件、不容易卸载和引起系统不稳定的程序等。三是安全漏洞数量增长较快,利用系统漏洞的时间越来越短。2005年共发现5198个安全漏洞,比上年增长38%。针对系统漏洞的零时间攻击开始出现。四是即时通信工具成为病毒的重要通道。2005年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传播的病毒高达270万次,排在所有病毒之首。五是感染后果较严重。2005年病毒造成近20%网络瘫痪,给用户造成严重后果。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发生数十起针对广播电视播出的干扰破坏案件。在重要信息系统方面,北京机场民航旅客离港系统出现了2次故障,造成部分航班旅客无法正常办理登记手续。某银行全国数据集中分行业业务系统因通讯故障造成短时间交易停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他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状况总体上良好。
 
 

(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2005年,我国在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制、推动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强化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推进信息安全法规和标准建设、改善网络环境以及互联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本着确保重点、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推动信息安全的等级保护。按照《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有关部门抓紧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指南》等法规和规范,积极推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技术支撑体系,组织研制科学、实用的检查与评估工具,选择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其他方面的重点单位开展等级保护试点工作。海关、税务、金融、铁道等重点系统的安全保护取得一定成效。

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2005年,在北京市、上海市、黑龙江省、云南省四省市和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电力总公司等20多个单位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探索如何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经验,为制定和完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全面推广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做前期准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为风险评估从试点转入推动实施阶段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依法规范了电子认证服务行为,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实施了有效管理,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密码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印发了《重要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中国人民银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灾难备份中心投入运行,其他信息系统的灾难备份工作进入规划和建设阶段。海关建设了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国家广电总局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安全播出建设项目,强化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各项防范和应对措施,提高了广播电视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推动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组织起草了十一五信息安全专项规划要点和信息安全科技发展规划要点,并开展了正式规划的编制,努力为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创造政策环境。为了提升我国在信息安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成立了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网络欺诈、网络赌博和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2005年,信息产业部、人民银行和公安部等单位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共同打击银行卡短信欺诈等犯罪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防范银行卡短信诈骗的通知》,编写了《银行卡犯罪手法和防范措施》,指导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积极研究我国银行密钥管理体系框架,强化银行卡交易中的安全认证流程,降低银行卡欺诈风险。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通力配合,严厉打击网络赌博犯罪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关闭了一批境内的赌博网站,依法严惩了一批网上赌博违法犯罪人员。打击淫秽色情网站的专项行动在2005年继续取得成果,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互联网站清理整顿工作取得进展。从200411月至20056月,信息产业部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互联网站清理整顿工作,建立起网站信息数据库、IP地址使用信息数据库和域名数据库等互联网管理的基础信息系统,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互联网站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提供行业管理和技术支撑保障。截至20057月,共有64.1万个互联网站、5993万个IP地址备案,备案率分别达到95%89%,全国14家域名备案单位已将其所拥有的域名信息全部报备。在互联网站集中备案期间,还依法对互联网站进行了清理整顿,对3000多家违规网站予以关闭,较好地净化了网络环境,引导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
九、信息化环境
 
 

2005年,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环境、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稳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各方重视,信息化发展基础环境进一步完善。

(一)政策环境

2005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多方面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建议》指出: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农村公用事业,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信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2005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这是对我国国家信息化战略思想的系统阐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提出,实施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会议强调,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要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坚持服务现代化建设全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紧紧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紧紧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推行电子政务;紧紧围绕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国防和军事信息化;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信息化。二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三是加快深化改革步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国家宏观引导和调控,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四是夯实信息化基础,增强发展能力和服务功能。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开发利用全社会信息资源,提高信息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制定技术标准,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五是注重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六是坚持搞好统筹协调,正确处理信息化发展中的各种重要关系。七是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国民信息能力。

国家信息化决策咨询机制进一步完善。在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了科学决策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信息化决策咨询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专家围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信息化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着力解决好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等一批高质量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提高国家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5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和农业部联合主办了以推动农业信息化,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会议提出要积极促进中西部和农村信息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发农业信息资源,为提高农民的信息生活质量服务。
(二)人才环境 (注释69)

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对改善我国信息化人才的现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目前信息学科已成为我国综合大学和专业院校的必设学科,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到2004年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计1731所,其中有计算机软件专业的院校有389所,软件相关专业的院校550所。2004年全国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专业的在校研究生总数达67 454人,在校专本科生总数达179.2万人。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共有在校生31 683人,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学院中共有62 550名软件学员。在高等院校的信息学科中,目前共有在读生127 468人。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点的数量从2003年的505个增加到2005年的771个,在所有专业点中所占的比例从4%增加到18%。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到2005年底教育部共批准42所本科、38所专科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截止到200512月底,本科生在校生有9182人,专科在校生有3787人。(注释70)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需求,组织、调动国内重点院校的资源,利用高校在信息安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信息安全产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设立一批国家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不断加强。据统计,目前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已普遍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信息技术课程课列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开课率达到98%以上。全国现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类职业学校1400所,近5000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在职业学校学习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达到150万人。(注释71)

在职培训是目前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先后组织了各种类型的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专题培训班,为各级政府培训了一批领导、组织和推进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急需人才。2005年,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共培训683 635人次,其中,有218 144人次参加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以上参考人员获得不同等级的资格证书。有274 112人次参加信息技术领域的自学考试,191 379人次参加其他各类培训认证考试。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IT职业英语五个大的职业教育项目,为IT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培训平台。人事部、信息产业部为推进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共同举办了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示范班。按照国资委与劳动保障部《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动,首批成绩合格者获得了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始试点,标志着我国300万网络编辑从此将正式以一个职业进入职场。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迅速。信息产业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建立了50个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在15个电子工业发达的省份建立了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全国建立了109个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组织开发并颁布了39个国家职业标准,电子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和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共培训考核技术工人、职业学校学生及各类从业人员320 568人,其中267 439人通过考核取得了各个级别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63 881人通过培训和考核取得了高级工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4679人通过技师综合考评取得了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关部门组织了15万人参加平面设计、网页制作、计算机制图、计算机中文速记、办公软件应用、数据恢复等单项基本技能培训,对推动全民信息化普及,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起到有意义的促进作用。此外,国内外教育机构及著名IT企业联合办学,已成为我国加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一种补充模式。

2006年我国将继续强化信息化知识普及和人才培训,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抓好落实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加强软件和集成电路重点领域人才培养。
(三)法律环境 (注释72)

20054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根据法律授权,有关部门制定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和《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也同步实施。《电子签名法》通过确立电子签名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维护有关各方合法权益,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了电子交易安全,促进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也为电子认证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为我国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和国家网络信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截至20061月底,全国已有17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获得信息产业部的《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

2005430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版权局联合颁布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完善了互联网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制度,加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政保护。《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也于200531日正式实施。20059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进行了规范,有利于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地发展。

《电信法》立法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根据立法审查程序,预计2006年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未成年人网络行为保护等立法工作继续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研究工作已经启动。信息安全立法方面,对信息安全相关法规、规章特别是各类政策性文件进行了深化梳理,并组织有关部门和法学研究机构对12个相关专题进行研究,起草了《信息安全条例(草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被列为国务院2006年一类立法计划。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课题研究已经完成,并提交相关部门。《个人信息侵权及保护技术研究报告》已经完成,对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53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明确了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并对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主要任务、重点的内容和形式做出了明确部署。到2005年底,中央政府部门共制定了30部政务(府)信息公开的法规文件。各地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从政府信息公开起步,积极探索信息化法规建设的新路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75家地方党政部门制订颁发了政务(府)信息公开的法规文件。河北省邯郸市和浙江省嘉兴市等分别制定了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法规,严格行政许可和办事公开程序;为了规范征集、披露、使用企业或个人信用信息的行为,形成有效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上海市和湖南省等地出台了信用信息的管理办法;北京、吉林、安徽、云南等地也制定和颁布了互联网环境下保护知识产权的条例和管理办法。
 
(四)标准化体系 (注释73)

2005年我国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继续推进。

在电子政务标准方面,有关管理机制已经建立,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一期工程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0512月底,我国已正式发布《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等7项国家标准,完成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等9份研究报告;形成了《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等25份国家标准草案,开发了4套标准辅助工具。这些标准为政务信息系统间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网络与信息安全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支撑。

在信息安全标准方面,我国已发布了《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在线证书状态协议》、《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证书管理协议》等11项重要的国家信息安全基础标准,初步形成了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测评标准在内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有关机构认真开展重要标准制定和基础性研究工作,完成了20项国家标准的报批稿,开展了28项信息安全标准的立项准备工作和22项信息安全标准化基础性研究工作,初步解决了我国信息安全标准不足的问题。有关机构积极开展了可信计算标准、生物特征识别标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在语言文字信息化标准方面,重点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完成了藏文编码字符集、藏文字型和键盘布局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审定。成立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文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和蒙古文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开展相关文字编码、字型和术语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积极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参与国际标准ISO/IEC 10646《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的制定工作。2005年完成了中蒙两国联合提出的八思巴文编码方案进入国际标准,我国提出的古汉字编码方案已被国际标准组织采纳,并由中国专家负责起草。

在文化信息化相关标准方面,我国已完成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汇总表、《元数据标准规范研究报告》(包括DC图书馆应用纲要(DC—Lib)调研报告、元数据对象描述模型(MODS)调研报告、元数据编码和传输标准(METS)调研报告、MARC 21—Dublin Core映射表、Dublin Core—MARC21映射表、CNMARC—Dublin Core映射表、Dublin Core—CNMARC映射表)、《元数据框架与专门元数据研究报告》、《结构元数据与管理元数据研究报告》、《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模型调研报告》等。

在教育信息化标准方面,我国已构筑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推出了40余项标准,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工作,为异构系统的互连互通和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奠定了基础。(注释74)《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正式发布,并在大多数省市建立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的应用示范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信息标准》、《中国教育卡标准》和《教育管理软件设计规范》等的研究制定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此外,在公共卫生信息化领域,我国已编制完成了《公共卫生基本数据集元素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围绕数据元的基本概念、规范表达、提取、分类、命名、值域以及目录编制等数据元标准化内容进行了规范化、系统化研究。在电子商务领域,2005年我国正式发布了《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 基于EDIFACT)报文实施指南的XML schemaXSD)生成规则》等5项国家标准。

2006年我国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继续完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一批基础、关键性的标准,重点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急用标准、网络等标准规范的研制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对已经发布的重要标准的宣传、培训等工作。软件标准化领域要不断完善和适时发布重要基础国家标准,并争取将我国自主制定的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中。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释75)

2005年我国信息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走向深入,在加强高层对话、推动双边与多边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交流对话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200512月,温家宝总理参加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演讲。明确指出,中国愿意加大与世界各国的发展合作力度,缩小发展差距;推进东亚农业合作,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交流,共同提高农村发展水平。200511月,黄菊副总理出席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突尼斯会议,发表了题为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共创信息社会美好明天的重要讲话。

专栏

推进信息社会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是必要条件。建设信息社会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应鼓励各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及有关各方加强合作,共同加以推动。发展中国家应立足于通过自身努力,寻求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同时,发达国家也有义务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尽快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跟上全球信息社会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增长,努力消除贫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增长,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愿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在信息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继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共同发展。

――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突尼斯会议的讲话

为促进国际交流和对话,围绕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先后与世界银行、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其他相关国际组织联合召开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国际经验高层研讨会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五届年会第二届亚太地区公共服务高峰论坛“2005信息化与发展国际论坛等国际会议。

中国和欧盟在信息化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正式启动,目的是通过欧盟的智力援助,借鉴欧盟经验,促进中国的信息化法律体系建设、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人才培训和信息化行政管理能力提高。

此外,在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信息技术专利保护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2005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五省(市)处理专利侵权案件476件,其中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的案件14件。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的同时,我国也积极用专利保护制度促进信息技术创新。2005年,在我国申请的信息技术专利37 157件,比上年增长8.88%,其中,国内申请19 417件,比上年增长4.97%,国外申请17 740件,比上年增长13.51%(注释76)

十、2006年我国信息化展望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信息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国信息化工作将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化建设全局,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完善措施,示范引导,落实责任,持续推进,为十一五国家信息化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国民经济信息化扎实推进,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等信息服务将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继续巩固和提高。普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将对逐步缩小数字鸿沟产生重要影响。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装备制造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重点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大。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冶金、石化、建材、造纸等传统行业节能、节水、节材和防治污染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发展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管理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有利于减少耕地和资源浪费。信息技术在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完善。

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卫生、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点应用将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出版、动漫和网络游戏等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电子政务深入推行,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重点业务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继续推进。随着《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制定和实施,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和整合步伐将加快。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以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电子口岸建设、综合治税、企业和个人征信管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以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领域为重点,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政府网站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电子政务系统仿真验证、国产产品推广等应用集成环境建设将有序展开。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得到提高。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相关的政策性工作将进一步展开。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市场监管、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信息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将得到加强。为优化信息资源结构,生产、流通、科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将得到加强,教育、文化、公共文献等领域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力度将加大,信息化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增强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关部门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加强部门间密切协作,加紧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创新的相关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信息技术领域倾斜;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电子政务相关基础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创新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加快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快研究制定进一步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制定支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能力的大公司和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推动网络融合,宽带用户接入网、集多种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建设等步伐将加快。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继续深入,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将取得新进展。围绕《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信息安全基础性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继续推进。
 
(
)

发布日期:(200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