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会.........................
女工读书小组活动---读书心得体会汇编(15篇)

                       一、   我读《春江花月夜》
                           陈行洁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题属《清商曲吴声歌》。作者是初唐张若虚,开元初,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这首诗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也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诗人睹物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诗的韵律节奏尤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
最后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结尾,深情缅邈,令读者陷入了对宇宙人生的深思。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它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兴象中,营造出了一个空明纯美的诗歌意境。
 
 
二、读《大学》有感
 杜小红
 
因为要给孩子做榜样,一年来,我坚持陪孩子细细品味了《大学》。从中我不仅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深刻,还悟出了一些为人、为学、为师之道。
一、  为人之道
《大学》是《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其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也许无需去考虑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但学会做人,尊老爱幼;修身养性,孜孜以求,做学生的典范乃我们之神圣使命。《大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结晶,通过诵读这一经典作品,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自己、认识了他人,还净化了灵魂、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学会了更妥善地处理同事、夫妻、邻里和婆媳关系。因为《大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是其幸福的源泉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们生活中的大多烦恼往往来自于我们的虚伪心理或过分的贪欲之心。有的人常抱怨生活、命运的不公,整日生活在埋怨和牢骚之中;还有的人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整日生活在妒忌的煎熬中。孰不知抱怨就是自寻烦恼,只有踏踏实实地享受生活给与我们的乐趣,享受学习的快乐,把欲望放下,把浮躁去掉,才能真正享受到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惬意。
 
二、 为学之道
《大学》没有从细节上给我们描绘如何为学,如何正身为范,而是给我们阐述了一个妇孺皆知、却在关键时刻总被人抛在脑后的至理名言:凡事皆有本末,不可颠倒;本末倒置,终究会失败。我认为这正是我们年轻人所缺乏的。当我们抱怨论文难写时,是否也需先自省一番,问问自己读了多少书,写的内容是否有价值?如果自己就没读那么多书,平时又不爱思考,那报怨就是自寻烦恼,就是本末倒置。“本末者,人之本也。知本末,则方向正。”与其抱怨,还不如戒骄戒躁、埋头苦干!诸葛亮在《戒子篇》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成学”,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静”对工作、学习的重要性,只有耐住寂寞、甘于坐冷板凳、坚持不懈地学习,才不至于本末倒置,也才能有所成就。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即为我们通俗的“目标“或”理想”。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应有不同的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志向坚定地去静心思考、去努力奋斗,让自己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当然,心怀目标不等于心怀功利,目标只是一种鼓励,只要我们平时向着目标奋斗了,努力了,尽力了,就一定会成功的!
为学如此,习得英语词汇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个人只有有决心和信心去征服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才能心定、心静、心安,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习得英语词汇的最佳捷径。这种意外的收获对我的英语教学也是裨益无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英语单词的创造都是有一定理据的,只要我们努力去思考,找到它的渊源,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习得更多的生词。
 
三、 为师之道
《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身为大学教师,我们是否一开始就深入学生之中,认真观察和思考,真正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需?
如果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去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坚持不懈地去钻研、去探索,我想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任何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钻石要不停的磨,才会发光,人要不停得琢磨自己,才能让自己成为一颗最闪亮的星!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不仅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还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大学》反映的的为师之道非常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和借鉴。
 
 
三、沙里淘金 -- 读名家散文有感
  夏莉
 
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或描景状物,或叙事写人,或抒情感慨,或议论说理,不拘形式。散文能够带给我们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感受;散文能够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创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与爱;散文能激发斗志,催人上进… 散文有着无穷的魅力,犹如一颗青橄榄,咀嚼愈长久,滋味愈醇厚,愈甜美。
由于理解生活的方法和价值取向有所不同,每个人都能够咀嚼出生活的不同意义。丰子恺先生在《吃瓜子》中写到: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作者别出心裁地从小事中探寻中国人的性格弱点,文章波澜微兴,层层叠叠,幽默风趣,发人深省。杨绛先生的散文集《干校六记》表达的主旨是:要始终以寻常心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遭难、艰险与不幸,并且力图从这种艰辛的生活中发现美和乐趣。郑振铎先生在《宴之趣》告诉我们:宴饮聚酌,若是抱着功利目的,带着等级差别的,大多难得尽情尽兴。只有在去掉一切伪装、无拘无束的宴饮中,才能寻到真正的的宴之趣。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宜于斟壶淡茶,于闲暇时慢慢品味。他的为文也正是对生活琐细、人生点滴浅斟慢酌而悟出的。在他的《中年》里,可以读到他对人到中年的描述和譬喻,相当精妙。文章中对女士减肥的描写――-忌食脂肪、忌食淀粉、扎紧裤带,活生生地把自己“饿”回青春去,令人哑然失笑,不禁感叹其佳作的强大生命力。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最感人处在于真情的自然流淌,描写了天下为人母者所共有的最伟大的母爱,既平凡简单又非凡伟大,从些微小事上体现出母亲浩瀚如海的关爱。作者的感情真挚而炽热,动人之深亦在不言喻中。钱钟书先生的散文《窗》让我们领略了先生的博学多闻。文章寓意深刻,极富哲理,比喻和引用恰切,富有新意。徐志摩先生曾经写过《别了,康桥》、《再别康桥》等诗文,来倾诉自己对康桥的情有独钟。在他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里,描写了康桥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康桥所带给作者的一切。在作者眼中,康桥的美是独一无二的,那种体验和感受十分奇特,令人迷眩,以至于作者“误认他乡为故乡”,对康桥也不由得涌起了“思乡的隐忧”,使诗人所写的散文染上了诗一般的意境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被认为是“学者散文”的一支重要流脉。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 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一段话。余光中把余秋雨与梁实秋,钱钟书相提并论。,有人评论说:从空间上它进入了民众,从时间上进入了散文历史,树立起一座散文的奇峰。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到《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几部散文集,读了心中不由感慨万千,美哉斯文!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股罡风劲吹。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但却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饱蘸着的感情。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严峻,融入智性与情感,考察中国现存的原始文化,去贴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审视中华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与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作者的长期熏染造成的。从历史文化极为丰富的山山水水间追寻古代文人的足迹,发掘古代文化的沉淀,通过这种追寻与发掘,既寄托自己的文化关怀又给读者以文化的启迪。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追索文化生成的奥秘,感受文化历史的兴衰,有对文化缔造者的由衷的礼赞,又有对文化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千年一叹》,正如歌词中所写:“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长,车轮滚滚尘飞扬,祖先托我来拜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我是涅槃的凤凰再飞翔。”饮着屈原的梦,李白的歌,探寻着中东古文明的辉煌,抚慰着西亚古文化的伤痛,感受着南亚历史的喜怒忧伤。轻轻地抚去时光遗留的尘埃,深情地抚摸历史的肌肤,细致地剥落包裹于往昔躯体上的坚韧外壳,把希腊神话故事,埃及金字塔,耶路撒冷的冲突,侯赛因的陵寝,汉谟拉比法典的价值和泰姬陵的圣洁娓娓动听的道出,引导着我们踏进那个往昔时空,去享受和品味其中的快乐,而同时也承受着这些辉煌的文明不同程度衰落的震撼,反思着我们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超常强韧的缘由。在这里,历史的回忆与追踪只是一种传达心灵感受的博大场所,而所谓的文化精神,传统气韵以及种种与人生,与命运,与人的存在景况相关的意蕴,也就经由这样的场所而获得自然而然的体现。《行者无疆》: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冻。米开朗基罗,伽利略,莎士比亚,但丁,歌德,黑格尔,一个个历史上熠熠闪光的大师,在这里与你直面;庞贝古城,罗马的废墟,巴黎圣母院,希隆大教堂,一座座闻名的建筑,让你亲身感受—怀古之请,兴衰之叹!秉承《千年一叹》的风格,审视欧洲文明,反思中华文明---让人和自然更紧密地贴近,让个体在辽阔的田地中更愉悦地舒展,让更多的年轻人在遭遇人生坎坷前先把世界探询一遍,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以无疆无界的巡游来与世界做一次壮阔的挥别,让不同的文化群落在脚步间交融,让历史的怨恨在互访间和解。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复于平静。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细细品味秋雨散文。读罢掩卷沉思,顿觉韵味无穷。
林语堂先生是一位“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大师和学贯中西的泰斗,其著作等身,卷帙浩繁。《圣哲的智慧》、《励志人生》尤其启迪思想,令人感叹人生,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品味。以上述及大家名作,闲暇时刻,不妨信手拾来,慢慢品味,不失为一种享受。
 
 
四、读书有感
范春香
 
好长时间没有坐下来写点东西了。
上大学时虽然没有现在的选修课,但我觉得我实际上是选修了中国当代文学。因为那时我会经常去听中文系教授关于当代文学的讲座,然后跑到图书馆借来一本本小说,如饥似渴地读完,再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再翻翻当初的读书笔记,恍如隔世,甚至会感叹当初我怎么那么有才呢?
也许是大环境的浮躁的影响,我觉得自己现在真是功利的很,去书店只关注与自己工作、学业有关的书,以前喜欢的文学书籍狠心得连看都不看。即使坐下来写东西也只是为了评职称,挖空心思,炮制出一片片没人看的所谓文章来。
同学去美国访学归来送我一本《洛杉矶访学记》,是她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作访学时一年的感受。从拿起来到读完我用了仅几个小时的时间,真是爱不释手,让我又想起了以前读小说时的感觉。
同学以日记形式记录了她在美国的感受,真让我钦佩不已。从书中我全方位地了解了美国的文化、风土人情、景色景区,更重要的是我感同身受地了解了美国的学校和教育。虽然不是学术著作,我却从中了解到了许多,这对于学英语教英语的我来说,真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但我感触颇深的不是她提供给我的关于美国的信息,而是她的生活态度、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
我们两个高中时即是同班好友,上了大学又同到了外语系。毕业后我去读了研究生,她留在学校当辅导员。之后我也到了学校教书,然后便被动地被潮流推着往前走,无所事事。而她在将近不惑之年一口气读完了硕士,又到北外拿了博士学位。之后去美国访学,一年之内修了二十多门课程,还几乎跑遍了北美每个角落,除了学术著作外还写了二十多万字的日记,以一种轻松快乐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英语知识。
她永远精力充沛,她永远生机勃勃,她永远不知道疲惫。她常说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受外界支配。她正是这么做的。
我想我是否也应该静下心来,读点自己喜欢的书籍,写点自己想写的文章。
也许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学术态度,也许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所收获,真正有所成就。
 
 
 
五、从《威弗利》中的城堡描写看司各特的联合精神
高灵英
                   
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 1771-1832) 是一个浪漫的人文主义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看,司各特都是一个爱国者。司各特出生在1771年,即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王国国会联合64年之后,两个民族王权合并168年之后,司各特既属于古典的前工业资产阶级阶层——一名律师,也是新兴职业“小说家”的一员。作为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司各特在自己的十部苏格兰小说中表达了他对两个王国联合的支持。他认为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联合同时有益于两个民族——对英格兰来说,和苏格兰联合主要可以阻止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对苏格兰来说,联合的主要好处在于在大英帝国的帮助下,苏格兰的经济可以得到恢复。
在给自己的小说《威弗利》( Waverley)写的序言中,司各特告诉读者他写作的初衷:
 
“埃奇沃思小姐(小说中)的那些著名的爱尔兰人让英格兰人熟悉了他们的邻居爱尔兰人的愉悦和善良。应该说,在完成爱尔兰和英格兰的联合工作方面,埃奇沃思小姐所做的工作也许远远大于所有联合的立法条规。虽然我才学疏浅,不认为自己能够模仿埃奇沃思小姐作品中丰富的幽默、能够激发同情的温柔、令人钦佩的机敏,但是我感觉自己也可以为祖国尝试埃奇沃思小姐(的小说)为她的国家所达到的那种效果——抛弃以前人们惯用的贬低角度,用一种赞扬的语调,把她的同胞介绍给他们的姊妹国度,为他们的美德赢得同情,为他们的弱点赢得宽容”[1]5。
 
像玛丽亚·埃奇沃思(Maria Edgeworth)一样,司各特努力用自己的小说来黏结英格兰和苏格兰在1707年已经在法律程序上所完成的联合,并且他认为文学作品所传递的联合精神是任何法律程序所无法完成的。司各特非常向往那种不拒绝过去传统的社会进步,他在自己的苏格兰小说中清楚地表达了自己这种情感。他既不属于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持炽热情感的人,也不属于对社会的进步持急躁情绪,进行愤怒谴责。司各特不认为苏格兰的生活是愚昧的,而是从中挖掘其浪漫情调来反映苏格兰的地方特色,来证明苏格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苏格兰人民是勇敢、善良和忠诚的。同时,司各特也通过到苏格兰来的英格兰青年的经历来说明英格兰人民也是向往和平和联合的,并在联合总起了关键作用。
司各特在自己的十部苏格兰小说中不断地用苏格兰城堡来帮助自己阐述这一写作目的。就像他自己的城堡庄园艾宝兹博特(Abbotsbord)一样,司各特把城堡作为一种浪漫文学手法,让他所创作的城堡体现其主人建造辉煌大厦的愿望,来承载当地的文化气息,突出审美、军事、宗教、高贵、创造性、多产性的价值观和主题。苏格兰城堡特别能够在苏格兰和英格兰联合这一合适的背景下显示这些价值。在司各特的苏格兰小说的开始部分,苏格兰强大、美丽和堂皇的城堡令从英格兰来的主人公惊讶和敬畏。当联合王国内战爆发时或结束之后,小说的英格兰主人公回到被战争所摧毁的城堡,感慨万千,为苏格兰的城堡所遭受的苦难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不久前,他们从自己喜爱的苏格兰美丽城堡里边逃了出去,但是,在他们拐回来时。城堡已经满目苍夷,一片废墟。他们站在那里感觉自己是“闯进去的陌生人”[2]476。他们为苏格兰人民所遭受的损失而持同情的态度,努力帮助苏格兰人民重建家园。最后,他们和城堡主人的女儿结为百年好和。《罗伯·罗伊》中的弗朗西斯和黛安娜,《盖伊·曼纳林》中的亨利和朱莉娅以及《威弗利》中的同名主人公和罗斯等都是很好的例证。本论文以《威弗利》中的城堡描写为例来具体分析司各特的联合精神。
《威弗利》中的城堡叙事在实现他的写作目方面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虽然《威弗利》发表于1814年,即苏格兰和英格兰联合107年之后,但是苏格兰和英格兰只是议会联合在一起,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分歧,并没有做到完全的结合。尽管当时苏格兰独立势力非常强大,通过描写苏格兰低地贵族布雷德沃丁男爵(Baron Bradwardine)的城堡塔利-维奥篮庄园(The House of Tully-Veolan)在1745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起义失败后的前后变化,司各特让他的英格兰主人公威弗利和这座苏格兰城堡同呼吸共命运,为他的英格兰主人公提供理解苏格兰的城堡背景,展示了两个民族人民的紧密联系和对真正意义上联合的向往。
通过对塔利-维奥篮村的正面描写,司各特说明了苏格兰经济方面的落后,从侧面暗示了苏格兰和英格兰联合的必要性。包括那次受伤俘虏后在昏迷的情况下,威弗利路过塔利-维奥篮庄园,威弗利一共去了塔利-维奥篮庄园四次。但是,每一次,塔利-维奥篮庄园都变化很大。第一次,威弗利因为想逃避驻扎在苏格兰单调的军人生活,请假去看望他叔叔的苏格兰老朋友布雷德沃丁男爵和他的女儿罗斯。一走进他们的城堡所在的塔利-维奥篮村,威弗利就对眼前“散乱的”村子感到倒胃口。对于一个习惯于看到英格兰整洁屋棚的威弗利来说,塔利-维奥篮村里“糟糕的”房屋、“没有铺设路面”的街道、那些光着身子“四肢摊开的”孩子、那些“踉跄的”老人似乎生活在一种极端贫穷的状况下[1]23。威弗利认为:“总的来说,好象贫穷和它的好伙伴懒散结合在一起来削弱自然特色”[1]24。
通过对塔利-维奥篮庄园风景的详细描绘,司各特利用这一苏格兰城堡风景展示了苏格兰人造风景的堂皇和人性化。塔利-维奥篮庄园是一个雄伟的人文风景区。它包括公园、花园、林荫大道、喷泉、鸽舍和人造熊等。男爵在设计建造城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城堡的人造景观的经济和娱乐纬度。这些人造城堡风景在提供特殊的食品和衣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男爵提供像打猎游戏之类的运动项目。所有这些人文景观是男爵和他的客人们的伊甸园。他们喜欢在花园里或者绕着花园散步,欣赏里面的动植物和池塘。在那里从事有氧运动,像马背长矛打斗、射箭、划船和钓鱼。这些风景也为居住的建筑物提供自然风景背景。因为威弗利在去看望布雷德沃丁男爵的路上对于自己所看到的苏格兰的贫穷状况非常吃惊,所以当威弗利第一次看到男爵的城堡塔利-维奥篮庄园时,“他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个有所约束和安静的风景区,并想在那里安静地休息和隐居,忘记抛在身后的小村庄所带来的痛苦和灰尘”[1]25。威弗利到达庄园后受到了男爵和他的女儿的热情款待。他在那里呆了两周,经常在庭院里散步,惊叹于这座庄园的遁世和悦人的风景。他在庭院里还时常碰上男爵所抚养的孤儿,傻子大卫·格特利(Davie Gellatley)。每次,大卫都穿戴整洁,高兴地朝他微笑。
通过塔利-维奥篮庄园在1745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起义失败之后的巨大变化,司各特对自己同胞所遭受的灾难表达了愤慨和深切的同情,也指出了英格兰人民对苏格兰苦难的深切关怀和帮助。1745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起义失败之后,威弗利第三次走进塔利-维奥篮村,惊讶和焦虑地发现有英格兰士兵驻扎在那里。他的心情和第一次走进那里完全不同。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威弗利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心情悲哀,精神得到了升华。他变成了“一个更悲哀和更明智”的人[1]149。塔利-维奥篮庄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威弗利痛心地看到他以前那么敬仰的城堡只剩下残垣断壁。国王的部队洗劫了城堡。他们企图把城堡付之以炬,化为平地。大门的一半被完全烧毁了,另外一半松垮垮地挂在门柱上。大门上面的城垛被拆毁扔下。主体建筑物的塔楼和小尖塔被烧焦而变黑。庭院里铺筑过的路面被践踏得破烂不堪。庭院里到处是支离破碎的家具。庄园的象征物——那些大大小小的石雕熊们被拆卸下来扔进垃圾堆里。喷泉被铲除,泉水在院子里泛滥。家庭肖像挂图被拆得破烂不堪后扔在地上。而最凄惨的景象是在罗斯的房间里:在风雨中,她的好几本书和摔烂的花盆和其他的残余物品堆在一起[1]149。那个可怜的傻子大卫衣衫褴褛,其破烂的地方用挂毯、窗帘和肖像的碎片塞上。他悄悄从废墟中探出头,眼睛下陷,消瘦,处于半饥饿状态,脸上失去了往日的无知和漠不关心的神态,紧张兮兮的样子让任何见到他的人都悲从心起[1]150。在这里,司各特用这幢的被焚毁的房屋来抒发他的爱国激情。傻子大卫在庄园的废墟上唱到:
 
他们在晚上来袭击我们,
烧了我的凉亭,杀了我的武士:
我活着的所有仆人们都逃命去了,
剩下我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149。
 
塔利-维奥篮庄园的主人布雷德沃丁男爵本人在起义失败后回到家乡。当一队士兵被派去烧毁他的家园和逮捕他时,他藏身在一个山洞里,计划逃到法国去寻求军事援助。他的女儿罗斯也不得不寄住在别人家里。
通过英格兰国王对苏格兰起义者的特赦,以及英格兰人民对苏格兰人民的帮助,司各特描写了两个民族人民之间的深切友情,以及对真正联合所做出的努力和向往。虽然布雷德沃丁男爵参加了起义,塔利-维奥篮庄园在讨伐起义者活动中受到了严重的毁坏,在英格兰塔尔博特上校的请求下,布雷德沃丁男爵得到了国王的特赦令。在塔尔博特上校帮助下,塔利-维奥篮庄园也进行了整修。花园和房屋被整建一新。毁坏的防御工事部分被清除,重新修建。除了对庄园十分熟悉的人以外,一般人看不出任何曾经废弃的迹象。傻子大卫的外表也发生了相同的变化。他不时好奇地打量自己的新衣服。甚至,连布雷德沃丁家的古董,那个著名的圣杯,神圣的布雷德沃丁金熊也被布雷德沃丁男爵的朋友找到并带了回来。重修了之后,威弗利第四次来到了庄园。他高兴和激动地看到塔利-维奥篮庄园在整修后呈现出的一派新面貌。虽然庄园在起义失败后遭到了拍卖,威弗利把庄园的财产买了回来,并送给了他的新娘罗斯和他们的后代。
因此,在一个“模仿的时代”里,城堡是领主权的一种高度可视的物质展示[3]231。它们在自己的风景区中担任居住、经营和防御中心的作用。但是它们传统的作为权利和形象的象征作用和它们重要的军事地位同时并存,有时甚至超越其军事地位[4]122-3。通过讲述英格兰贵族年青威弗利熟悉和帮助苏格兰的经历,司各特把苏格兰城堡作为一种特殊种类的语言,一种特别级别的象征和背景来表达苏格兰的民族精神以及苏格兰和英格兰人民对真正联合的渴望。四次进入塔利-维奥篮庄园为威弗利的成长提供了全面的发展机会。威弗利受到了浪漫和历史方面的双重教育[5]56。表面上看,他惊诧于苏格兰的自然风景、人造城堡景观,喜欢“荒废的孤寂,或者单独和忧郁”胜过喜欢“青翠、人口众多的、高度文雅的国度”[1]165。其实,威弗利在本质上非常喜欢苏格兰的人民和美丽的风景。他被苏格兰的文化所俘虏,和那个清纯、善良和爱家的低地百合罗斯结合并定居在苏格兰的边界,布雷德沃丁家古老宏大的庄园里,成了苏格兰的女婿,过着平静和幸福的家庭生活。
总之,司各特既爱苏格兰又爱大不列颠。通过介绍苏格兰村庄的落后,司各特从侧面说明了苏格兰的贫穷和经济上的落后,认为对于苏格兰最好的出路就是和英格兰联合——在英格兰的帮助下,苏格兰在经济上会走出困境,走向富裕。通过一个到苏格兰的英格兰青年威弗利的视觉,他分析了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政治和宗教分歧,透视了英格兰对苏格兰遭受的苦难所抱的同情态度。通过大不列颠国王对苏格兰贵族布雷德沃丁男爵的特赦,司各特证明了大不列颠对苏格兰的宽容和大度。通过威弗利对苏格兰的喜爱、同情和帮助,他说明了两个民族人民的深切的友谊,和不可分割的地理和政治联系,反映了苏格兰美丽城堡的人文风景和其主人的魅力所在。通过威弗利和罗斯的结合,司各特用苏格兰的城堡故事证明了两个民族的最好前景就是联合。
 
 
 
 
六、我读《沉思录》
侯巧红
 
闲逛书店,看到《沉思录》一书的推荐广告:“因为年代久远,又讲到很多抽象的东西,所以,读起来不太好读。甚至读很多遍,都不一定完全理解含义。这本解读版,能够让人们透彻了解《沉思录》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深邃,最终,使读者成为最懂《沉思录》的那一个!”还介绍说:你不需要哲学基础就可以轻易读懂这本书,这部两千年前的智慧之书,至今仍不失光辉,对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许是受了这段文字的诱惑,也许是好奇温总理为何将它作为枕边书,于是把它带回家。
 
   《沉思录》作者马可·奥勒留,也许是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在位近二十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呆在罗马,而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被誉为乱世帝王哲学家。《沉思录》这本自己与自己的12卷对话,大部分就是他在这种鞍马劳顿中写成的。
 
    马可·奥勒留的写作并不针对某个民族、某个阶级、或是某种性别,而是直指内心,直指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的重要著作,内容不长,200多页,里面多数都是深刻的人生感悟,文笔优美,表述简洁。书中记述了作者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语箴言,吉光片羽,启思、很耐品。尤其是作者的民本情怀及其倡导的个体间的友爱原则、个体顺应整体利益的全维观念等,令人景仰。“我接受了一种以同样的法对待所有人、实施权利平等和言论自由平等的政体的思想,和一种最大范围地尊重被治者的所有自由的王者之治的观念。”这既是一代帝王对政治伦理的深刻解读,又是其体民、亲民思想的具体体现。此书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之一,难怪能成了温总理这样国家领导人百读不厌的枕边书!读这本书,你会在高雅思想和纯净心灵中得到慰藉,每个人都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
 
   《沉思录》,是一本助你悟道的好书,至少是一本让你不断反省自己的好书。人格修养,通常搭配“锤炼”二字,“锤炼”二字,意味着一点儿不容得轻松,一点儿容不得儿戏。在“锤”之阶段,一个个的痛苦向自身袭来,所谓“一日三省”,反省是伴随着痛苦的,因为这意味着你要否定自己,尤如自断根枝。“炼”之阶段,浴火重生,自断多余根枝,只是为了更好的成长。《沉思录》,这本古罗马哲学皇帝马克.奥勒留呕心沥血之作,正是这位善于思考的皇帝不断自我反省,不断向内锤炼的精华之书。每一句写给自己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残攻击。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元素的分解。正确对待人生,乐观面对生死,要在有限而宝贵的生命里,抓紧做好每一件事,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沉思录》说了下面这些道理:把你自己当成自然的一部分;接受命运,不要抱怨;不要为身边有讨厌的人而大惊小怪;接受变化,死亡也是变化的一部分;万事都是重复的,人活四十跟千岁也没区别;趁活着的时候,追求简朴、美德与快乐;压力是正常的,是宇宙的一部分,忍耐也是正义的一种;我们生来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伟大,我们为他人而生;既然平静与快乐在我们内心,为什么要向身外去求呢?还有,罗马君主一直将所谓“公众福利”视为自己政治功绩的最高准则。
 
    读此书,犹像在听一位先哲娓娓私语,又好似谆谆叮嘱。尽管我揣测不到他的面容,却感觉不出有丝毫的陌生、疏离和幽远。他见贤思齐,从父母兄弟及周围人们的身上汲取优良的品质,化作自身成长的精神钙质;他仁爱宽容,与邻人甚至恶人相处,铭记“同源“之情,常怀一颗宽恕之心;他豁达超然,认为生命必须像成熟的麦穗一样收割,一个人诞生,另一个人赴死,把死亡视为自然的一种有益运转;他恬静安然,谦恭修心,时刻告诫自己要观照内心,不仅行动要高贵,而且动机要纯正。认为,一个人退隐到何处,也不如退隐到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这些言行,对一个近2000年前的帝王来讲,是难能可贵,也是恢弘伟大的。他的思想,如天际星盏,穿跃岁月的沧桑,未蒙尘埃,却熠熠放彩。也似一泓涧水,从时光的深处走来,净澈、淡然、不急不缓,浸染着我干涸的心田……
 
 
七、读书有感
 
李洁
 
一篇读书体会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我几次提笔却又放下,多年来读书求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觉涌上心头。从刚刚识字、开始阅读儿童画报至今,书籍已经伴我二十多年。记得有人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 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会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什么都不懂,但什么都想知道;大学时认为自己知道得还是太少,想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步入中年知识渐满,也有了较为固定的鉴赏书籍的标准;到了晚年仍感觉自己距离真知是一步之遥,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如此。我还没有步入中老年,无从谈论那时读书的感受,但是对“隙中窥月”和初步的“庭中赏月”还是颇有体会。
这里不谈以成功升学、获取文凭和工作为目的的功利性读书,因为这种读书不是一种享受。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对书籍的热爱,这份爱让人能够嗅出书的馨香,能在孤独中找到一片绿洲,能与作者达成思想的共鸣。中学时学习压力大,各科作业占据了我宝贵的课余时间。高一寒假的一天我在书店偶然拿起了培根的论说文集,第一篇《论读书》就牢牢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短短几句就令我爱不释手。这本书至今仍在我的书架上,上大学后我又买了英文版的,更觉得其语言精妙。高中时我还读了一些世界名著的汉语版,逐渐培养了对西方语言文化的兴趣,这也是我读英语专业的原因之一。在不知不觉中,书籍帮我选择了今后学习的方向。
第一次迈进大学的图书馆,我的心情相当复杂,激动、彷徨、渴望。看到那么多书却不知道该从哪本读起。这是大一新生都曾有过的经历。现在每当面对新生,鼓励他们常去图书馆时,我就会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告诉他们,“书再多也要一本一本地读。急功近利,想要一下读完所有的书是不可能的。这只会令你狂躁不安,结果双手空空地离开图书馆。”大学时代,我有了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我和同学一起读各种各样的小说、散文充实生活。那份快乐至今回味无穷。读研期间,我读了不少学术书籍,主要是关于语言学和翻译方面的。从最初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读到后来沿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去读,我越来越喜欢这些书并能结合读书体会写一些论文。我感到书是挚友,书是良师。
在平日的工作中,我的读书活动与备课紧密相连。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谈到读书与备课的关系:一个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使听课的领导与同行着了迷,以至于忘了写听课记录。课后,一位邻校的教师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这位历史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的说,每节课我都准备一辈子。”这位教师的答案的内涵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解读说:“这种准备空间是什么呢?这就是阅读。要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优秀教师教学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这种经常性的阅读不断补充了他们的知识海洋。”今天的教师如果不读书进取,是难以满足新时代教学需要的。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英语不能只教授语法和词汇,而应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和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很有必要。今年我读了《西方名人录》、《跨文化交际》、《认知心理学》、《语言教学的流派》、《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翻译心理学》、《翻译美学》、《文体翻译》、《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等书籍,它们帮助我进一步拓宽了思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应该成为知识的江河,江河长流才能成就祖国教育事业这片海洋。
读一本厚书一要心静,二要室静,三要有宽余的时间。教师这个职业恰好满足这三个要求。当社会上的人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物质化的时候,我宁愿静下心来享受平静生活带给我的幸福。读书人的幸福,绵延于读书求知的过程。读书不像做生意那样急功近利,回报及时。读书人捧书卷,闻墨香,细斟慢酌,慰藉了自己,陶冶了性情。寒暑假是极好的读书时间。我是一个“红楼”迷,从大学时代起,几乎每年我都会把《红楼梦》拿出来读一读,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我唯独没有通读《水浒传》,这本书一直放在书架上,但我总提不起兴趣读完它。今年暑假我终于将它读完,对忠、义二字感受颇深。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朋友赴汤蹈火,为人民除暴安良就只为了一个“义”。“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另外一本我很喜欢的书就是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它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英语写成的长篇小说。我非常敬佩林语堂先生的语言水平和他对这本书中文译本的严格要求。除了读书以外,我认为阅报刊杂志、看网络信息、与人交谈也是“读”,知识无处不在。我在网络中的确吸收了不少新鲜东西,上网求知是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读书如品茗,茶香是淡雅芬芳的,书香是清新舒畅的。伴着茶香与书香,人的心态才能平静,人的思想才能升华。读书学习是一种习惯,边读边想才更有收获。如钱钟书先生所云:“读书不能只是眼读,也不能只是心读,而是超越二者之上的神读。”让我们常读书,多读书,勤思考,享受读书之乐。
 
 
 
 
八、过快乐的生活-----读《<论语>心得》有感
刘宁南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教授用她独特的理解诠释了《论语》,用通俗而美丽的语言,告诉我们《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即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在《论语》心得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我读后眼前一亮,的确这样,无论什么人,他的一生总会有遗憾的,就看你是以如何好心对待它。就如我们老师这一职业,社会上有不少人羡慕它,而我们当中有不少老师常抱怨,自己的工作思想压力大,不如其他单位工作悠闲,工资不优厚…….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内心太少”的结果。如果纠缠在这些牢骚里,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加重我们的苦痛,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现状,不如我们放开胸怀,正确面对人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只要想想别人的所得背后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肩负起的责任,承受的压力,这样想起来,我们的内心就平和多了。       
 面对缺憾时要拿得起,放得下,用你的那坚强的心去救自己,除了你自己,谁也救不了你!只要你宽容一点,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看了于丹《论语》心得中的“处世之道”这一章,我感触颇深。我非常赞同于丹教授在“处世之道”中的这一观点:“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日后的悔恨。”的确,一个圣人,他的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是:“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对合适的人说合适的话,我不是圣人,在生活中,我的言行经常带给我身边周围的人很多不愉快。这使我后悔,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于丹在书中告诉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好方法:1、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2、对周围的人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只要有一颗包容“你”包容“他”的心,就能从内心里以感恩的善待生命;3、对周围的人要学会赞赏别人。爱受表扬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人人都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会使别人愉快,更会使自己身心健康;4、对周围的人要善于在过错中挖掘别人的长处。在别人犯错时,不要轻易指责,要从别人的过错中,发觉对方长处,这样不仅让不愉快的事情随风而逝,而且有时还会将坏事化为好事。 总之,人际关系的好与坏关系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如果你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分寸,谨言慎行,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人快乐的人。

 

九、深刻理解教师的多重角色---读《教师学》感悟
齐志凯
 
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表现出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的总模式。社会角色包括三种含义:1.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2.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3.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任何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反映出角色扮演者的社会地位及其身份,而且体现出个体心理、行为与群体心理、行为及社会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它是个体的社会职能、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每种社会身份都伴随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当个体产生为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充当了角色。比如,一位成年男子处于一家之主的地位,并且具备了参加工作、抚养和教育子女、计划家庭生活等行为模式时,便充当了父亲的角色。那么,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由于社会对教师期望的多样性,学校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一般来说,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充当以下角色:
教师的角色分为两类。
一、社会表现的角色
(一)教书育人的角色
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教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起着传递人类文明的作用。教师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决定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充当着教书育人的角色。这种角色主要体现是:教学角色──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教育角色──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1.人类知识的传授者
这是教师的教学角色,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通过教学,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宝库,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要做到:“博”、“深”“新”三个字。“博”就是给学生以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打开学生的眼界;“深”就是给学生以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地钻研;“新”就是要补充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新成果去加深学生的知识基础,以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为此,教师本人首先应该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缺乏较深造诣的教师,是不能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的。同样,满足于现有知识,缺乏求知精神的教师,也无法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真正出色的教师应该热爱教育工作,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充满热情,有钻研的能力,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以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传授知识,使学生为教师的热情所感染,激励自己自觉地学习,准确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2.言传身教的教育者
教师,是个光彩熠熠的字眼,因为教师的劳动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教师的工作在社会进步中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教师肩负着培养年轻一代的重任。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必须向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这种传播教育主要是通过言传和身教来实现的。言传固然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身教的意义更大。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言传身教在于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言行影响,有学习、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人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是宣传伦理道德、社会政治原则的人,教师时常是以一个榜样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由此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更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身教来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行政管理的角色
学生在学校都是通过班级集体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教师不但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角色,还要从事大量的班级事务工作和学生管理的工作。因此,在学校的工作中,教师还要充当行政管理的角色。
1.学生集体的领导者
学生在学校里通过相互交往,形成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群体。班级集体是学校里最主要的正式群体。由于教师的地位、知识、年龄等原因,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就是学生班级集体的领导者。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领导职能具体表现在:从集体中选拔学生干部,培养积极分子,正确地分配集体的职务,形成以积极分子为核心的班级集体;造成良好的集体气氛和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面貌和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和教育活动(包括社会活动和劳动),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当班集体形成后,学生追随教师,对教师的要求言听计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指导的教育。此外,要看到学生中还存在许多文艺的、体育的、学习的非正式小群体,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常常自觉地充当这些小群体的领导和顾问。即使班内有一些落后的非正式群体,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引导职责。
2.课堂纪律的管理者
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还要充当课堂纪律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学习情境,制定必要的规则和程序,判断学生行为的正确与否,并施以奖励或惩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使每一个学生都遵守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最终能在班级里形成自觉的纪律。如果教师对课堂纪律问题处理不当,学生的注意力就难以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去。要成为一个最佳的课堂纪律的管理者,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自觉地控制和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和习惯,而不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对纪律的控制上。不要为学生的纪律问题唠叨不完,或者无情地训斥学生,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样,教师似乎成了无情的教育警察。教师扮演的纪律执行者的角色超过了学习指导者的角色,这无疑是无成效教学的前兆。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的自信心,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是维持好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
(三)心理辅导的角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教师也应对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自身情况、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为此,教师还要充当心理导向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使学生确信教师是他们真诚的、可信赖的、无限深情的指导者。
1.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与学生进行交往。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怀学生,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集体的带头人。有些教师不理解班级集体的作用,他们认为教学、教育工作只不过是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其实,集体中的某些因素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勤学振奋、团结一致的集体里学习要比在涣散的集体里学习更有效。当然,集体中的某些因素可能妨碍学生学习的进步。因而,教师有责任帮助班集体里的学生彼此了解和信任,乐于在一起学习、工作和娱乐,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和失败的忧虑,进而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与家长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和交往,形成良好的班级集体。这样的教师就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这种艺术家只具备交往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通晓社会心理学,善于运用社会心理学来协调学校集体内的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协调学校师生之间,师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与学校领导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教师不仅是这些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还应该是人际交往与信息沟通的促进者。
2.心理卫生的治疗者
教师还应该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卫生的治疗者。由于社会竞争性增强,学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有的学生胆怯退缩、多疑抑郁;有的学生郁郁寡欢、情绪不佳;有的学生孟浪冒失、喜怒无常;有的学生人际关系紧张而又改善无方;有的学生自怨自艾,悲观失望;有的学生离家出走甚至厌世轻生;也有的学生得意忘形,骄傲自满,盛气凌人……他们中的不少人身体健康,但歪曲了的心灵却造成了悲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毫无疑问地要充当心理卫生的治疗者的角色。这一角色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和学习,克服种种心理失常或心理障碍。把学生从过度的焦虑、孤僻、羞怯、嫉妒、猜疑、自卑、冲动、执拗、抑郁、亢奋中解救出来,以发展正常心理,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学生遭受心理挫折和痛苦后,教师要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减轻学生的痛苦,并及时提供帮助、咨询和诊断,治疗学生的心理创伤,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当然,严重的精神疾病是精神病学家的事,教师是无能为力的。
二、自我表现的角色
(一)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
教师应是某一学科的行家或专家,是文人应该具有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学者是要不断学习的,所以教师又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孔子曾要求教师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人。教师的知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的,要教好知识,就得不断的学习,只有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一个称职的教师,首先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其次要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这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关键。再次要学习相关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渊博,知识面宽广,这是增强教学效果,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学习,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科学中吸收更多的营养,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者。
(二)学生家长的代理者
教师与其他职业人员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他们经常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很像他们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迫切希望教师能像其父母那样对待他们。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常常把教师当作自己父母的化身。一般来说,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能自觉愉快地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他们对学生充满了热情、希望和关怀,又不放弃严格要求。教师在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时,还有优于学生父母的一面。许多学生发现在家里用哀求、发脾气、要挟、威胁等对待父母最有效的方法,用来对待亲切而又严格的教师是行不通的。这就是教师既扮演了父母温暖与关怀的角色,又扮演了一般父母所不具备的严格要求角色的独特的作用。
(三)模范公民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既是对教师的赞誉,也是对教师的期望。教师要为人师表,他的道德和学识使他在学生,乃至公民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威望。虽然教师也应该像其他公民一样,有生活、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但教师永远不可避免地扮演模范公民的角色。这是因为社会性学习主要通过模仿来进行,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成功的教师无疑是他们崇拜与模仿的对象。教师作为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很容易被学生看作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准则的人,如果教师的言行能够与自己说教相吻合,学生容易受到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求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仅在学校里要做到,在自己的家里,在社会上的公开场合都要严格地做到。教师的表率,远远地超过了一个模范公民的作用。
以上第一类角色是教师显著的、传统的、本职的角色。第二类角色中,教师可以从中得到心理满足。
角色观念明确的教师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能够成功地扮演角色的教师对自己会有清晰的认识,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么,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使自己的行为举止敏感而有节制。
第二,善于扮演角色和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教师,比较容易发现爱别人,受人的爱,能充分体验到自尊、自爱、自强与事业有成的体验。
第三,具有清晰角色观念的教师能够使自我角色期望与对他人的角色期望相一致。能够客观地对待学生,理解学生,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使自己的理智和情感都处于学生的地位,能为学生设身处地着想,产生移情作用,可以避免主观随意性的诱惑,做到心胸豁达。
第四,善于扮演角色的教师能够真诚待人与学生和谐相处,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往,因而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教育效果。角色观念明确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是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十、<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王宏堃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因为时间太短暂,我花了几个晚上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内容太多了,结果什么也没发现,记住的也很少.印象非常深刻的倒是作者的构思.书的开始几章,不觉得有什么异常,但越往下读,越觉得诡异,仿佛作者也有预料不到的结尾似的;尤其是那个哲学宴会,真是个悲惨的结局,也真是个奇怪的想法.这奇怪的是苏菲和艾伯特竟然渐渐察觉到了少校和席德的存在,而这种察觉又是通过少校的笔写出来的,这种角色的反抗,一边是虚幻的,因为它和角色一样,存在于少校的内心;一边又是真实的,因为它是苏菲和艾伯特的真实情感,脱离了少校的控制,最终获得了成功.被创照者的安排下逃出了创造出的世界,同时也逃出了创造者的安排,这个小小的扭结,使人有一种糊涂的感觉,真实其实就是虚幻,二者无法分开.小说原本是虚幻的,就必须用心去承认小说里所谓的现实世界,唯有这样去读才能把自己融入道小说中,体会书中任务的喜怒哀乐,激起共鸣,最大显得地去体会作者地原创动机.可是当我把小说中的世界当成是真实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竟然搞出了原来的世界也是虚幻的现实.在那一刻,冲击在心间的感觉竟是昨天已成虚幻,一切事情在我脑海中好像都变得千奇百怪,一个又一个的版本在脑海中浮现,到底那个版本是真?这好似看美国的恐怖片,总会给人惊耸的感觉.刹那间,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谁又该是我,最可怕的是连自己是否存在都需要证明呢…….  
 
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人类文明的通史纵会眼底.在浩瀚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中,每一个我不过是道星光.一点水滴.那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卫单位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再明白不过.它反衬着个人生命的短暂,无不倍觉珍惜与伤感.”我思故我在”!?可我茫然要问,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  
 
以前看小说总是去追求文藻的美丽,去追寻美丽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这本书看过以后,我却不为书中的人物评头论足,不为作者独具匠心而连连赞叹,而是只有恐惧.我不知道别人读完此书后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荒谬的心灵体验.”马克思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过份,纵观此书的各个哲学伟人,各个哲学流派,马克思无疑是最伟大的.书中并未对他们进行任何的评价,这是值得学习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贡献,他在这个领域,他在那个领域,这些本来就不能相提并论的.谁能说,他们的思想不是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谁能说,他们那一个不是用尽了心智和头脑.苛求古人是愚蠢的,更是不道德的,没有古人的失败与缪误,又何来今天的成功与真理,这些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十一、读于丹论语心得   
 杨建平
 
当认真地看完于丹的《论语心得》后,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一种心态,一种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看待的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对家国、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力争做“最好的自己”,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反观今天我们的大学,道理是一样的,只有每个老师和同学都首先做好自己岗位上的事情,才能承担起大学赋予的更大责任。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在对天命有了透彻的了解,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这种境界,用中国文化的一个词来表述,就是“悲天悯人”,在真正了解所有人的利益与出发点的前提下,实现理解和包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其实耳顺之人是什么呢?就是不管这个云在五千米还是五百米,他总能感知到这个高度。这就是孔子面对那么多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从容地因材施教的原因。
看于丹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

 

十二、克隆人离我们有多远
---- 读《不要让我走》
郝素玲
 
1996年克隆羊多利的问世,开始了克隆的新纪元,接踵而来的克隆牛,克隆猪,克隆狗。沸沸扬扬的关于克隆人的争论也还没有停息。美国的高级细胞技术公司宣布该公司首次用 克隆技术培育出人体胚胎细胞,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当然,这些克隆技术的研究着和使用着都会一致宣称,他们的目的是利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而不是为了克隆出人类。但是克隆技术的使用多引出的伦理道德却构成一种严重威胁。
毫无疑问,克隆动物的产生标志着现代科技的水平,也会为人类带来很多好处。那么,我们关心的是,克隆人究竟离我们有多远,他们为什么要出现?他们会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来生存?让我们来读一读《不要让我走》。
作者是出生在日本的英国小说家Kazuo Ishiguro。近年来,他的声誉在世界文坛日益提高。1995年,他受雇于英国皇家文学会,他的作品曾获得英国图书奖,并成为翻译成20多中文字,畅销全世界。本书是他的第六部作品。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末期的英格兰。试想,如果不是伦理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克隆人恐怕在小说故事的时代就已经产生。那么,设想一下,在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生活与我们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我们会怎么对待他们?是把他们当成我们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带者特殊的眼光看他们,还是“像是有的人害怕蜘蛛”一样厌恶他们呢?从他们的角度着想,他们“带着一种目的”被产生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的生命轨迹在他们产生的时候就被设定好。他们有思想,却没有未来,他们有理想,却没有前途。
故事的讲述人是个31岁,做了将近12年护理工作的克隆人凯西。她以回忆体的形式讲述她和两个好朋友在一个特殊寄宿学校学习,毕业后等待培训,接受培训,做护理工,捐献器官,完成使命(死亡)的生命历程。
小说中的人物的生活从小学开始。在学校里,他们有正常的体育和娱乐活动,也有熄灯后的夜谈,学校里面有幽静漂亮的小池塘。他们也有各种课程设置,有绘画课,有音乐,会下棋。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学校会每个月一次从外面运送来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学生们可以用他们的“代金券”购买。这些“代金券”是学生门用自己的美术诗歌等作品换得。另外,每年还有4次的“交换日”,学生们把自己制作的小手工作品,或者诗歌拿出来,同样其他同学可以用“代金券”来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保存到自己的“收藏盒”里面。
丰富的校园生活使这些孩子们看起来同一般孩子没有区别。女孩子喜欢一些装饰品打扮自己的床周围,同时,也有自己的爱好,比如听音乐,读莎士比亚。
与普通人想同的是,他们有思想,有情绪,有想象力,会嫉妒。在学校的时候,他们就幻想着自己理想的职业。有人希望做演员,到美国去,成为明星。可是,他们却时常被拉回到现实中。当他们畅想的时候,露西老师对他们说,“你们谁也不可能去美国,谁也不会成为电影明星。。。。你们的生活被安排好。你们会长大成人,然后。。。捐献出你们主要的器官。这就是你们每个人被制造出来的目的。”
与普通人不同的是,这些人从来没有也不必要去考虑他们的未来。他们被生产出来的初衷就是要“捐献”,等他们把能够捐献的都献出来后,他们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他们不会死亡,而是“完成”(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确切的词)。“完成”就意味着他们完成了使命。既然使命完成了,他们也就没有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他们的宿命。有些人可能有3次,甚至4次的“捐献”,然后就等待最后的“完成”。
对于他们,从开始就要接受残酷的现实。 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明白,自己“与监护老师不同,与外面的正常人不同。”而且“等待我们的是捐献”而那些人,“和夫人一样,他们不恨你,也不希望伤害你,可是当他们一想到你——想到你是怎么以及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会禁不住地打寒蝉”。想到这些,他们感到悲凉。
而且,由于自己被制造的目的和宿命,他们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在学校里,他们要每周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他们要保持健康,特别是不能吸烟。老师说,“对你们,吸烟比对我来说伤害深得很多很多。”因为他们“…特别”。所以,保持身体内部的健康,比对我重要得多。”
“夫人”是小说里面一个特殊而神秘的人物。她每年2-4次来学校,收集学生最优秀的作品。据说是要收藏到她的“艺术室”里面。学生们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只是听其他的老师说过,它有很好的理由。这个“夫人”气质高贵,装扮不俗,每次来学校之前,学校都会认真准备,她从来没有同学生有什么交往,所以学生对她非常敬畏。而且,女孩子们发现“她害怕我们就像是有的人害怕蜘蛛”一样。
可是,有一次,凯西却发现了夫人的另一面。有一次凯西在宿舍里听自己喜欢的一个音乐磁带“不要让我走”。对于这首歌,凯西理解为:一个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却一直没有生育的女人,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后,紧紧地抱着孩子,唱起了这首“不要让我走。”所以,在听它的时候,凯西把枕头抱在怀里,动情地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摇摆身体唱起来。突然她感到门外有人在默默地望着她,扭头一看,原来是夫人。更使她惊奇的是,夫人在轻声啜泣。后来,她有机会询问起夫人当时的感受,夫人说,“望着你在跳舞,我想到了别处。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飞来。更科学,更强效。更多的方法治疗人们的顽疾。很好。可是,这是个严酷的残酷的世界。我看到一个小姑娘,紧闭着双眼,把旧的世界紧紧地抱在胸前,她知道这个世界将不再存在,她抱着它,请求着,不要让她走。”
原来,为了保留这个学校,为了保护这些孩子,夫人和学校的其他老师一直在作着努力。但是,随着医学的发达,这些克隆人已经没有了自身的价值,因此也失去了自己的栖身之地。
 
这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吗?我想,它更象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只不过,故事里的主人是一群特殊的人而已。
克隆能走多远?克隆人又离我们有多远?
 
十四、Impression on A Perfect Day
戴苏英
    Recently I was reading a novel ,and I was greatly absorbed  by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The story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a lady with her dying father.During the last few days of the father,the daughter accompanied him day and night to let the old man passed away happily.A Perfect Day examines love,relationships,and self awareness of the world.And this feeling-touched story spans the range of human emotions from the simple joy to slight sorrow and to great grief in us people’s life.The main character---Mr.Robert Harlan,is a writer who experiences the hard life as a failure and a gorgeous life as a successful writer.Robert has three loves in his life:his wife,his daughter,and his writing.Being an ordinary man before success,he possesses the most gentle wife and a lovely daughter. Though professionally a failure,but personally a success.He has a happy family.But when his thirst for success causes him to lose focus on his family,his life takes some serious missteps.Then a mysterious stranger with some mysterious message about the brevity of his future helps Robert discover the truth about himself:who he has become,what he has lost,and what it will take to find love again…The inevitable twist is so clever,the writing throughout assured,the sentiment unapologetic,and the author is confident that he knows just what his readers us want and that he’s the man to give us the reader a tale of romantic love,heartbreak and a nearly missed opportunity.It’s just a heart tug,he teaches us how to love.
 
 
十五、《芒果街上的小屋》读后感
李艳芳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本精致的书,不论是书名,英文,译文,插图,还是装帧,都和水晶一样透亮。这样的书,捧在手里,能如鲜花般留下余香。这本书的作者埃斯佩朗莎,是西班牙语里的希望。生活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区芒果街的女孩埃斯佩朗莎,从一出生就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和对美的感觉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围的世界,用诗一样美丽稚嫩的语言讲述成长、讲述沧桑、讲述生命的美好与不易,讲述年轻的热望和梦想。梦想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梦想在写作中追寻自我,获得自由和帮助别人的能力。

孩子的眼睛,女性的敏锐,诗人的笔调,童话的意境。芒果街的小屋,一条破烂贫穷的街,一幢矮小到能限制人的呼吸的小屋,在记忆里,被镀上了金,温暖的色彩和酸甜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梦如幻。即便是冷峻如鲁迅者,《朝花夕拾》里的文字,也是那般温情。芒果街的小屋:“它很小,是红色的,门前一方窄台阶,窗户小得让你觉得它们像是在屏着呼吸。几处墙砖蚀成了粉。前门那么鼓,你要用力推才进得去。”我想起几年前读的《艺妓回忆录》,女主角回忆童年时居住的房子时,说那幢东倒西歪的小屋,就像是“喝得醉醺醺的人”。这样充满童趣,妙不可言的比喻,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因为它们直接撞在人心的某个角落。
这本书的另一个妙处,在于它是由44个独立的片段组成,看完一段后,你不可能猜出下一段写的是什么,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惊喜。但是每看完一段,直到全部读完,你都会感觉到,它和前面的部分结合的是那么紧密,羚羊挂角,天衣无缝。拉开童年的记忆抽屉,看见一堆玻璃珠子、塑料花、羽毛、金属片……那么散乱,没有头绪,随手拿起一物,一抬手,竟发现提起了一串,原来它们都被一根透明的线串在了一起。
44个片段,连成了一条林荫道,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从缝隙里投射下来,在地面上留下斑驳陆离的黑影和闪烁跳跃的光斑,一阵风吹过,黑影和光斑都跳起舞来,它们是一体的,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开,没有光就不会有影,没有影,光也不会那么炫目的亮,光与影,就是童年的快乐和忧伤,童年的满足和欲望,童年的惊喜和迷惘。随着作者诗意的笔调,觉得双腿又轻快起来,像儿时那样跳跃着,奔跑着,走在这条林荫道上,眼睛里闪动着惊喜的光芒,世界、未来,如同画卷,在面前慢慢地展开、呈现、延伸……
终于,图穷匕见。长大了,仿佛就在一个瞬间。处在这个点上,乐观地说,是身后是梦幻般的回忆,眼前是梦幻般的希望;悲观地说,身后是业已坍塌的路,眼前是尚未延伸的路。悲观和乐观是一条绳索的两股分支,紧紧缠绕,套在我们脖子上,牵引着或者说强拉着我们往前走。需要自己的房子的时候到了,哪怕小小的一间,只要是真正的、完全的属于自己,“如诗笔未落的纸那样干净”就可以了,小屋里孕育的小梦想,像小时候家里培育的豆芽,在盖子下面,那么娇弱。
芒果也要说再见。“他们不会知道,我离开是为了回来。为了那些留在我身后的人。为了那些无法出去的人。”读完这最后一句,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我一次次飞走,是为了一次次飞回。想起我挥手告别的那个小山村,稻谷应该在慢慢变黄了,和芒果一样熟透了的金黄,从梯田上流下来,宛如飞瀑。
 
 
 
 
 
 
 




上一条:外语学院女职工畅谈“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精神

下一条:外语学院工会关于举办教职工摄影比赛的通知

关闭

联系我们  |  院长信箱郑州大学山东大学  |  浙江大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