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炳钧教授应邀来我院作系列学术报告
2018年1月5日至8日,由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外语学院承办的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特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炳钧教授为我校师生举行题为“德语文学研究范式:文化学”系列学术报告。报告由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张晓青教授主持。
王教授以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引出德语文化学研究范式这一主题。文化学是集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哲学等综合因素对文学功能进行总体性考察的范式。王教授旁征博引,为师生们展现出从德国浪漫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带来的思想转变、所引发的文学功能的改变、进而促成文学研究范式转向的宏观脉络,确立了德语文化学研究范式的历史定位和探讨重点,为接下来具体的文本分析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四天的报告中,王教授从“现代交往与感知模式的转换”、“教育批判与空间逻辑”、“二十世纪初期身体规训”、“媒介与异者幻象”四个专题,以德国后期浪漫派作家E. T. A.霍夫曼小说《表哥的角窗》、豪夫作品、德国表现主义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小说《舞者与躯体》、维特默尔作品等等为例,分别探讨了现代意义城市语境下,对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文字交往模式中感知、想象、阐释间关系的反思;十九世纪初现代民族主义兴起语境下,如何借助空间问题的文学演示展现人对待动物的态度与人类学话语和教育理念关系;对疾病挫败的身体和工具理性化的身体这两种绝对化现代身体观的反思以异质文化理论为基础的幻象异者结构、功能与机制等。
王教授渊博的学识让师生们领略德语文学魅力的同时,深化了对文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理解,开阔了审美和学术视野。讨论中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耐心和有见底的回答让大家受益匪浅,反响热烈。
(撰稿:德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