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光明日报》: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创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7日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17日09版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创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为战略,深入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致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本领、担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卓越外语人才。

    学科融合确立“外语+国际关系”发展定位

    2019年,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正式更名为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开启了“外语+国际关系”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学院率先在全国成立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构建包括外交语言学、外交翻译学、外交传播学、外交文学和区域国别外交话语研究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学科体系,推动外语学科与国际关系学、新闻传播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助力外语学科转型发展。“外交话语学”先后获教育部“新文科”教改项目、河南省重点学科及“双一流”高峰学科,成为一流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通过设置跨学科课程和实施联合培养项目,帮助学生在掌握外语技能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成为具备跨学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追求卓越提升学生国际胜任力和传播力

    学院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开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精英人才班,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人才班采用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引入国际化师资队伍,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专业教师与行业导师搭班进课堂、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学院注重实践赋能,与国际组织、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组织实习实训、“就业大作战实训”、高管大讲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机会。在班主任和导师的引领及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升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此外,学院通过组织团队项目、模拟联合国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数智赋能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学院重视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主动顺应新时代外语教育的发展变化,将数智技术融入教学,赋能外语人才培养。依托数字人文、虚拟仿真等技术优化外语学习与教学方法。承担学校两门“101”课程的建设任务,吸收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分类教学的理念和模式,采用视频、VR展厅、AI自动生成式音频和AI智能伴学小助手等方式,共同打造新型课程和学习共同体。融合数字技术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课程、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建设,孵化高质量“金课群”,目前已获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8门,立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1项。学院注重提升教学质量保障能力,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质量保障队伍,坚持三重查课制度和教学反馈,形成多层级、多方位、多渠道的质量监控体系;注重质量评价的多元化、过程化和常态化,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教研相长打造教学科研共同体

    学院以科研中心、竞赛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打造教研发展共同体,积极推动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和良性循环,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近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1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0余项。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创建并承办了2届全国眉湖女性学者论坛,形成特色学术品牌;打造西方女性文学教研团队,主持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学校“101”课程“外国文学经典中的女性史”和虚拟仿真课程“中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建设任务,获学校一流课程、思政课程和重点教材项目立项。学院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实验场地和设备支持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师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22项,为学生未来的升学和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形成教研相长、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高晓玲 张莉 姚源源)



    上一条: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教授受聘仪式暨讲座纪要

    下一条: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副院长王飞受聘我院翻译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并为师生作专题报告

    关闭

    联系我们  |  院长信箱郑州大学山东大学  |  浙江大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