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在郑州大学成功开题
2018年11月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17ZDA318)开题论证会在郑州大学成功举行。外交部前新闻发言人、政策咨询委员、原阿富汗事务特使孙玉玺大使,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国务院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原校长胡正荣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导、国务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王克非教授,外交学院副院长、博导孙吉胜教授,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导、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周宇豪教授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河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玉中、河南省教育厅社科处处长王亚洲、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中国社会科学报》河南山东记者站站长张清俐也出席了会议。论证会开幕式、闭幕式分别由社科院院长杨云香教授、外语学院院长钱建成教授主持。
副校长屈凌波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跨学科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校“双一流”建设以及国家新型高端智库创建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会上,项目首席专家、外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杨明星对课题的背景、整体框架、研究内容、预期成果以及重点难点等做了简要汇报,并提出学科建设构想,加快构建与新时代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相适应的外交语言学/外交话语学、外交翻译学、外交传播学和外交形象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专家组在充分听取了课题汇报后,认为本课题在系统把握中国外交核心话语的构建、翻译与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致力于全方位、多维度、系统化研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课题论证充分,思路清晰,内容翔实,目标明确,分工合理,保障条件完备,预期成果定位适中。研究成果必将在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与会专家对课题组也提出了宝贵意见,指出课题组应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研究属性、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将大数据概念与外交话语数据库建设贯穿项目研究始终。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着眼于中国外交话语“五位一体”建设的全局视野,旨在探索外交话语权的生成机制和提升中国外交形象的规律,注重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产出高质量的咨询报告,供国家决策部门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