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我院高晓玲教授为“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作主旨发言

2022年10月22日,应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我院副院长、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晓玲教授做客“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并以“镜子与维多利亚小说中的现代视觉体验”为题作了主旨发言。来自全国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300余名师生在线上聆听了此次讲座。

高晓玲教授以镜子在西方古典哲学中与“真”的关联,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道德指涉引出话题。高老师首先介绍了关于镜子的不同思考方式,涉及麦克卢汉、鲍德里亚、乔纳森·卡拉拉、拉康、梅洛-庞蒂等人关于镜子、镜像的理论,并进一步聚焦于“现代性与镜子”,廓清了视觉体验在现代的主导地位、观察媒介的发展、消费主义、碎片化等与之相关的现代观念。

讲座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首先,高教授对镜子生产与普及的历史进行了梳理。目前发现最早的玻璃镜片产生于公元2世纪和3世纪的古罗马时期,但当时人们主要使用的还是金属制成的镜子;中世纪,镜子被认为拥有邪恶的力量;文艺复兴时期,镜子造价不菲,只能为权贵阶层所享用;19世纪,镀银玻璃工艺的出现才使得镜子得以走入寻常百姓家;高教授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阐释了作为消费符号的镜子。镜子是维多利亚时期家具装潢的必需品,它扩展了室内空间且提供了隐蔽而具有优势的观察视角,不仅是中产阶级富足生活的象征,也参与了中产阶级的自我身份认同,构成了维多利亚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教授以维多利亚时期的绘画与小说为例,解读了作为室内高级装饰物的镜子对人物内心的表现,以及镜子所隐含的新贵品味中的反讽意味。

讲座第三部分围绕镜子与人际关系展开。在维多利亚小说中,镜子是沟通的媒介、自我认知的方式,但同时也将自我陌生化。镜子折射出人物关系隐而不宣的真实状态,或是亲密关系的虚假和异化本相,或是惺惺相惜的体认和契合。高教授以狄更斯的《我们共同的朋友》中人物在镜中的眼神交流为例,阐述了镜子与虚假、幻象的紧密关联;而《董贝父子》里中产阶级家庭的镜子则暗示了人的物化,折射出董贝夫妻间的隔阂;此外,镜子亦可作为一种监控手段。讲座第四部分为“镜子与自我体认及误认”。高教授认为,镜子作为一种媒介,提供了自我观察的独特视角。然而,在维多利亚小说中,镜子常常渲染出一种暗恐的氛围,不仅使人物获得他者视角,对自我产生全新的认知,也常常导致自我的误认。她以《简爱》为例,阐释了镜中的虚幻深景与现实的对比对人物内心的恐惧和被压抑的自我的揭示功能。

讲座第五部分讲镜子与写实主义的关系。高教授以《亚当·贝德》为例指出,乔治·艾略特通过把人脑比喻成镜子来说明认知的有限性。她解读了扬·凡·艾克(Jan van Eyck)的名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The Arnolfini Portrait),指出画中的镜子不仅呈现了正面视角之外的景观,并且让观画的人同时成为了画中人,从而实现了主体和客体关系发生了翻转。她最后以“镜子是媒介还是障碍?”这一开放式探讨作为讲座的结尾。高老师总结认为,镜子在维多利亚小说中不仅是中产家居装潢的组成部分,也参与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形塑了人物的性格。镜子作为商品的消费功能大于其使用功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镜子达成契合或产生更大的隔膜与疏离;人们通过镜子重新认识自我,但也常常带来自我的误认;小说家则借助镜子反思头脑作为认识媒介的缺陷以及写实主义的局限性。

主持人胡强教授高度评价了高晓玲教授的讲座,认为这一选题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的成果。高教授讲座中的故事是文化的积累,而文化的呈现更多时候体现的是一种思辨。文化和故事的逻辑关联构成了一种微观历史的张力。最后,高教授同线上的师生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上一条:信息工程大学陈勇教授讲座通告

下一条: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获批两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关闭

联系我们  |  院长信箱郑州大学山东大学  |  浙江大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版权所有: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