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下午15:30,应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郑州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流动站、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邀请,郑州大学文学院辛雅敏副教授作了题为“批评的革命: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学研究的体制变革”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我院袁洋博士主持,高晓玲教授、李星博士和郑州轻工业大学李静博士围绕这个主题参与讨论,学院青年博士教师30余人出席论坛。
辛雅敏老师首先介绍了韦勒克的文学研究三分法,即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他指出,韦勒克对“文学批评”的再界定和再阐释,对20世纪的英美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辛老师接下来详细梳理了英美文学研究的发展史,着重分析了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美文学研究进入大学学制并成为独立学科的过程。这个时期的英美文学研究方法主要为语文学,它关注考据、版本、语言、历史等,整体上偏重文学史的研究。
随后,辛老师追溯了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家地位变化的历史。文学批评家长期以来被作家及其他文学研究从业者所轻视,文学史与文学批评这两种研究方法存在尖锐冲突。20世纪上半叶,英美学者通过改造文学史的概念、建立新文学批评体系,确立了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完成了一场批评革命。其中代表人物如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他将文学史概念缩小为文学内部的发展史;英国文学理论家理查兹、李维斯等人则重视批评实践和教学改革。他们与美国的新批评主义者、芝加哥学派一道,共同促成了文学批评地位的上升。
最后,辛老师探究了这一变革背后的诱导因素及其对文学学科发展的推动力。文学批评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以后,现当代文学才成为文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它还影响到比较文学学科建制和文学理论的兴起,与我国的文学学科体制变化也密切相关。
在讨论环节,高晓玲教授认为,辛雅敏老师所采用的概念史研究方法有助于厘清文学研究中的误解与偏见,对我们深化和提升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李星博士认为辛老师深入文学研究发展的肌理探究文学批评的概念,其研究颇具启发性,令人敬服。同时她也指出,新批评运动背后也有其社会思想动因,如奴隶制度和欧洲移民问题引起的南北文明冲突与麦卡锡主义等。李静博士则围绕辛老师的最新著作提问,指出某些研究者会借用莎士比亚文本阐发心理学理论,展现出异于新批评式方法的文学研究路径。此次论坛活动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陈辉
审稿人: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