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驻香港公署) 2023-04-26 09:13
2023年4月26日,外交部驻香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在《南华早报》发表题为《全球文明倡议: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的英文署名文章,深入宣介倡议四个“共同倡导”核心理念,呼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携手同行,通过倡议为世界持续注入稳定性和新希望。文章25日亦在该报网页版刊登。全文如下: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创性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倡议强调四个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蕴含对不同文明的尊重,以及对不同文明发展权利的支持,充分彰显习近平主席深厚的天下情怀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多样文明,而非优劣之分。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然而,长期以来,部分国家信奉“西方中心主义”,贬低、否定他国文明,这种唯我独尊的“文明观”将人类社会推向冲突对抗的境地。
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习近平主席曾如此形容文明的多样平等:“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欢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在“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杂音不时泛起的今天,中国倡导坚持文明平等,更显弥足珍贵。
——共同价值,而非强加于人。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然而,现实中一些国家无视本国民主失序、治理失效,将西方价值标榜为“普世价值”,强迫别国接受,并以此为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给别国人民带来无尽灾难。
当今世界面临多重危机挑战,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民主自由的追求更加坚定。中国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顺应世界人民共同呼声,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有助于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传承创新,而非固守其成。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如果丢弃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究和合、崇尚仁爱、坚守诚信、重视民本,既有鲜明中国特色,也蕴含解决当代人类难题的重要启示,具有永恒时代价值,需大力弘扬、传承创新。
中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深入开展文化资源普查,推动文化保护传承走深走实;推出一系列传统文化主题纪录片、电视节目,赋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积极推广孔子学院、欢乐春节等文化交流品牌项目,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各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交流合作,而非相互隔绝。
千百年来,纵使高山荒原阻挡,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从未止步。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文明交融、互学互鉴更是时代大势、人心所向。任何阻挠正常往来、煽动民意对立的操作都终将因违背人民利益而失败。
中国始终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玄奘西行到鉴真东渡,从郑和下西洋到古丝绸之路的和平延伸,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举办,中国不断与世界各国紧密合作,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一百多年来,香港从偏安一隅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市,“狮子山精神”在内的中华文化基因得以传承弘扬,中西文化在此深度交流融合。目前,60多万外籍人士在港安居乐业,各项艺术文化盛事在港落地,香港成为不同文明包容共存的生动缩影,也是全球文明交流对话的理想之地。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体现中央对港高度重视与坚定支持。外交部驻港公署将继续发挥外交所长,推进中外文化在港交流合作,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文化只有包容开放、不拒百川,方为大江大海,澎湃繁荣。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发起”,更是“大家一起”。我坚信,只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携手同行,全球文明倡议将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源源不断注入稳定性,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