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
时间:2014-06-07 00:00:00 阅读次数:
2014年6月5日下午三点半,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就重大课题——《关于深化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调研》进展报告会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会议室举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助理梁虎堂、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综合处处长王艳彬、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江继海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莅临本次会议进行指导。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助理王韶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叶慈年、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马献钊、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四庭审判长袁小刚、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管理处干事范书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司改指导科长樊桓锐等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就课题的进展情况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了汇报。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嘉军应邀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并进行了点评。
报告会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助理王韶华主持,他指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课题予以高度重视,自承接该项目以来,项目主持人张立勇院长多次组织大家召开课题研讨会并逐步明确了课题的设计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随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叶慈年对该课题的调研提纲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该课题的调研主要以河南法院司法实践为主要样本,分为陪审制度的理论基础、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河南法院为实证样本、河南法院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的机制探索和中国特色人民陪审制度的重构与展望四部分。之后,课题组成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四庭审判长袁小刚、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管理处干事范书伟,分别对当前河南各地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关于陪审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和在实证调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最后是各课题组成员的补充与总结。
课题组成员报告完毕后,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嘉军首先对课题组的发言及课题的进展情况做了点评。张嘉军教授对课题组的提纲设计和调研方法的采用予以高度肯定,他指出课题组的提纲设计较为全面,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更容易发现陪审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同时他还对课题组在论文结构的设计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河南法院为实证样本一章中,应当更注重在归纳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价值定位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其在价值定位上、制度设计上和实践运行中的原因。最后张嘉军教授还指出,对课题论文各章节间重复和交叉的内容应当予以删除和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的三位领导首先对课题组成员的发言和张嘉军教授的点评予以高度肯定,同时也对课题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下一步进展提出了建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助理梁虎堂指出,河南是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在河南开展对深化陪审制度改革的调研必然能取得较大成就,在接下来的调研中,应当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将律师和当事人都纳入其中,尤其要注意对陪审的定位、陪审案件的范围、陪审员或观审员的性质及其工作待遇等问题的探讨。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综合处处长王艳彬指出接下来的调研要注意把握四度,即内容上的厚度、理论上的深度、定位上的高度和视野上的广度。最后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综合处副处长江继海指出,接下来的调研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应加大工作力度,同时应当参考和借鉴其他省市在陪审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既有河南特色又能放眼全国,进而作出更大的成果。
(供稿人:蒋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