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首页 > 资料信息

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觉醒

文章作者: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次数:

发布日期:2009-7-23

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觉醒
——读长篇报告文学《废墟上的觉醒》 何镇邦

   2009-06-02      18版:朝花·广告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前夕,我几乎是噙着热泪读完了陈歆耕新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废墟上的觉醒———关于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的问卷调查》。这是我近年来一次感受至深的难忘的阅读。汶川大地震,它的发生、它的救灾过程以及地震灾区的重建,给我们留下许多话题,也留下许多可以写成大书的选题。对于这个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共同的精神记忆,对于这类灾难文学,我们要写的书还有很多。但就灾难发生一年来面世的作品而言,这一本《废墟上的觉醒》(以下简称《觉醒》)是不应被忽略的。

《觉醒》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切入角度———以对在汶川大地震中参加抗震救灾的一百多万志愿者的部分人进行问卷调查为材料,进行构思与撰写,写志愿者们参与这一义举的动机,写志愿者们平凡而又伟大的救灾行动,还有最后对此举的反思与总结。这样的切入与构思,看来平常,仔细考量起来,实在颇费苦心,也包含着作者的匠心。

当然,《觉醒》的文眼就在于觉醒二字上。经过这场空前的大灾难和空前的志愿者的大行动,我们感受到什么,那就是在四川汶川那座由于地震灾害而造成的废墟上,我们的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在觉醒,这是多难兴邦最重要的含义。作者把灾难的骤然降临与百万志愿者慷慨赴难的行动称为一次我们民族的精神涅槃,这是很准确的。作品中引用了不少志愿者总结参与救灾感悟的语录,也都是很耐人寻味和发人深省的,可以说是一次次在废墟上的觉醒。志愿者杨爱兵说:这次大灾难却唤醒了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心底的良知和爱心……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的精神。另一位志愿者周春兰说:千里驰援带来的志愿者队伍中,70%以上是80……在废墟的烟尘中,看到他们勇敢、独立和坚强的青春形象,谁能说中国没有希望?谁又敢说中国没有未来?

在作品中,作者采用并联与串联相结合的结构方法,把他问卷调查得来的素材分为动机与行动两大部分生动地呈现出来,点与面结合,既有典型性,又照顾到方方面面。这里,既有像老兵突击队那种名扬灾区的志愿者集体的抗灾事迹,又有山西太原一家美容院的女老板刘晋芳把男友的死亡赔偿金”30万元用来建灾区图书馆、后来又卖掉美容院把家安在灾区为的是舍不得灾区的孩子们这样动人的事迹;既有记录在绵阳九洲体育馆里完美春天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如何用爱心托起这艘沉重超载的诺亚方舟的事迹的篇章,又有记录女诗人潇潇、女作家林文娟等志愿者事迹的诗篇。在记录志愿者的动机与行动时,作者尽量保留用问卷调查得来的素材的原生态,因此生动而朴素,感人至深。

参加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的志愿者,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义举。对于这一次志愿者的义举,我们看重的不是行动本身在抗灾中的作用,而是这种行动背后的精神意义,也就是面对废墟的一种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觉醒,这是一种能量无限的精神财富。《觉醒》一书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对这次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救灾义举进行比较全面的扫描与生动的记录。

《觉醒》的写作与出版另一层意义可以说是对报告文学这种年轻文体的一次拯救。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自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诞生以来,出现过大量优秀作品,发挥过文学的轻骑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出现以后,有过报告文学的黄金时代。但是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某些报告文学作品的广告功能与媚俗趋势,诟病报告文学之声迭起,报告文学创作面临着危机。汶川大地震之后,反映震灾和救灾的报告文学作品,尤其像《废墟上的觉醒》这样有思想有激情的作品的出现,是对报告文学创作的一种拯救,也是一种创作上的觉醒。这一点,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from: 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html/2009-06/02/content_224593.htm

发布日期:(200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