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New

       首页 > 资料信息

公民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

文章作者:CSCE 访问次数:

公民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 

苗伟伦

摘要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国家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我国则相对滞后,这已经影响并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高校引入“公民”、“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概念,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当然,公民教育并非凭空产生,需要科学界定若干关系,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公民意识;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

公民教育曾在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改革以及教育的发展,这种片面的认识逐渐消失。公民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全面推行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乃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公民教育的性质、实施方式并界定其间的各种关系,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极赋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崭新课题。

一、“公民”、“公民意识”及“公民教育”的提出

中国文化发展中没有“公民”、“公民教育”概念,有的只是“子民”、“臣民”等概念。“公民”一词最早用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所沿用。在当时,公民是希腊城邦和罗马国家所特有的一种身份,并不见诸其它地区,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国家的公民这一概念是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所不知道的。”公民被真正赋予含义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随着资本主义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公民一词被广泛推广,其中含有了“自由”、“平等”等的本质内涵。所谓“公民”,《辞海》中说,公民乃“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的基本身份是公民,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意味着他对这个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有着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它就不是一种单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且有政治上的涵义,甚至还包含着复杂的社会性内涵。关于公民的内涵,虽有不同的概括,但有三点是最基本的:第一,公民是指社会人、政治人,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身份而存在的。第二,公民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概念。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公民是一个社会人及政治人,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身份而存在的,其处世原则依赖于他与社会的契约而定,即具有相应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与此相对应的“公民意识”,则指公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这体现了社会成员对自己基本社会身份的认同,是公民支配自己社会行为的基本价值观念。

对于“公民教育”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并不统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即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与学校教育概念一致。从狭义上看,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即是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这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若要使每个成员都能顺利履行其权利与义务,就需要通过广泛的教育手段,帮助他们掌握公民职能,按照香港著名社会学家曾荣光的说法,公民教育就是一个社会培养新加入者成为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能的成员的教育过程。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狭义的公民教育。

现代公民教育源于近代的西方,是伴随着公民地位的确立而派生出来的,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法国是公民教育的创始国,1791法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提出了公民教育的思想。到了20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公民教育理论,即“国家公民教育论”。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教育的实践已在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及中国的香港等国家与地区展开,公民教育的概念已被各国所普遍接纳。

我国的公民教育产生于清末民初,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对教育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国民教育的思想。1916年,以“公民科”代替了“修身科”。后国民党实行“党化”教育,取消了公民教育,1932年又恢复了“公民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制约,学校的公民教育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方面,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学体系。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程,由于开展公民教育缺乏氛围与经验不足等原因,公民教育计划未能如愿实施,但毕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教育大纲》把公民教育列为德育的组成部分,突出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培养成为贯穿其中的侧重点和核心内容,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要求和实施计划,加上学校德育本身受“应试”模式的冲击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公民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1年中央印发了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公民教育体系构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高校实施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施公民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多元利益的竞争经济和理性规则的法治经济,要求社会成员排除血缘伦理和等级身份,以公民资格与平等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形成权利、义务和利益的有机联结。市场经济通行的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自由与平等和公共精神等新型经济伦理以及体现资源优化配置、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一致性和平等性等各项经济规则,要求公民从个人与国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予以合理的认同和内化,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命和责任。只有公民认识、认同并获得上述价值取向,才能为市场经济建立必要的文化价值观念基础。为此,高校教育不能封闭,必须面向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的价值观点、活动方式引入到高校教育中,培养一批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公民.实施公民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政治生活开始向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长期窒息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人们的政治心态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由崇圣的臣民意识向主体的公民参与意识转化,由狭隘顺从心理向积极参与心理转变,从人治意识向法治意识转化,从等级依附到平等自由,从封闭保守到开放创新。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也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必将导致利益格局的分化,进而导致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尽管利益多元化不否定社会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但由此引起的政治价值观念分化却是客观事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人们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取向正处于变迁状态,表现在一些人只顾物质利益,出现政治冷漠、政治参与积极性较低等现象。这些状况显然不利于增强政治凝聚力,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因此,要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就必须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

实施公民教育是积极回应多元文化挑战的现实要求

“公民”这一概念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世界各国都在使用这一概念,而不同国家赋予公民的内涵却是有一定差别的。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相互激荡,而且这种多元价值观正通过网络、电影等媒介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使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变得更为多元、复杂。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必须按有关规则改革管理体制、转变管理方式,营造公平、透明、有序的竞争环境,实现善治和善政,这样一来,必然要求在整体范围内促进公共精神和公民性的发展,塑造人们的法规意识、权利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体验并领教民主、法治、市场、规则等精神,而这些都应该是公民教育的应有之义。

实施公民教育也是促成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关注社会发展,具备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但从总体上来说,公民意识还比较薄弱。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许多大学生对公民知识了解程度较高,公民权利意识较强,而公民义务意识与公民行为意识相对较低,法制意识不强,甚至公德意识缺失。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超稳定模式的弊端,另一方面还在于目前高校尚缺乏系统、认真的公民教育,缺乏正规的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缺乏良好的公民教育氛围。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所以,大学生未来的角色要求他们在大学期间应当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同时也要求全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公民教育问题,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把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位置上。

三、公民教育实施中需要界定的若干关系

当我们把公民教育看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时,实际上已蕴涵了一个前提,即公民教育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它既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的名词替换,也不是与思想政治教育迥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在这里科学界定以下几对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取实效性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两者是统一而密不可分的,具有质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启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其中既包含基础文明教育,也有价值观教育,而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正是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适应的责任感,包括对国家、家庭和他人应负的责任,既有包含权利与义务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也有价值观教育。因此,从内容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是统一的,趋于一致的,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础层次,从目的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需要的好公民;公民教育也是教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的教育,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公民教育又有别于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化、理想化、绝对化的倾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关注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其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对其作为国家公民共同的基本要求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先进性要求有余而广泛性要求不足,按照公民的权利义务规范来要求社会成员则做得不够。在理论上也未能及时解决社会转型与意识转型的矛盾,方法不多,效果不佳,使许多人感到思想政治工作是虚的软的甚至没有必要。而公民教育的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将有助于避免这些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改革与创新中获得突破和飞跃。要言之,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又适应了新时期的历史要求;既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又联系现实状况开展教育,这应当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

公民教育与公德教育。公民教育应当包含公德教育,但公德教育只是对公民在公共道德上的一种要求,而公民教育决不仅仅为此。公德教育强调公民在公共场所、公共关系、公共事务中应遵守公共道德,公民教育则不仅强调个人对社会公共道德的遵从与责任,而且还享有公共道德的权利;公德教育只是面向个人与公共的关系,而公民教育除了面向公民与单位、组织、政府、国家、社会等公共关系及公共生活外,还包括面向其他个体、家庭等私人生活的空间。因此,公民教育比公德教育的内涵要大。

公民教育与知识教育。二者有着密切关系,实施公民教育必须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政治、伦理、法律、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公民知识,以求发展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品质。在这个意义上,知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必要基础,公民教育包括了知识教育。但公民教育毕竟不同于知识教育,因为知识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获得和智能发展,而公民教育不仅重视学生对公民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价值观、态度、信念,培养良好的公民行为能力和行为习惯。

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与资本主义公民教育。现实中,我们很容易因为公民教育首先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而简单地给以冠之“资本主义”的烙印。从根本上说,公民教育的产生和推进是适应大工业生产方式及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要求的产物。作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作为工业文明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却有其相通的地方,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我们不能在强调差异性的时候而忽略了共通性和规律性,甚至把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简单地变成资产阶级的专利,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也是不科学的。西方国家在公民教育上日趋成熟,其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参考。我们需要的是以历史的观点,以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批判精神吸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当然在开展公民教育时应避免盲目照搬的做法,毕竟资本主义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需要批判地加以吸收和借鉴。

四、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由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广泛而复杂,各国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具体情况,在公民教育内容上的选择和侧重就有所不同,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和共同的东西。从国家和社会对公民的要求以及各国公民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个性心理教育等 。

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忠诚祖国、具备本民族精神的公民,因而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指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使其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现代公民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范围内,但不把公民教育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教育范畴,在要求受教育者贡献于自己国家的同时,还讲国家给予公民个体的权利。

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科学的政治观点、政治信仰的教育。它是协调个人与政府关系、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因而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政治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了解自己国家的本质和政体运用,了解政党,学习国际政治事务知识,了解世界政治形势,逐步培养大学生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培养民主精神等。这些既是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民主与法制教育。通过民主与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使他们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使他们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民主的辩证关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这是公民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公共秩序的进行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通过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维护社会公益、遵守环境道德、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些也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个性心理教育。培养和谐的个性和心理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公民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狭义的个性有时仅指个人的品德、操行,是从伦理意义上对人作出的评价。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则是大学生立身社会、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各种挑战、挫折的必要前提。但是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公民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个性心理品质。

当然,从层次角度来看,公民教育的内容还涉及公民知识(指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交往方面的基本知识)、公民意识(指个人对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态度,包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等)、公民行为(指公民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民能力(指公民应具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和关心社会的能力等)等四个层面。

五、高校实施公民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针对当前高校公民教育的实际和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高校实施教育:

进行系统的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系统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系统

化。具体说就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制定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统一教育要求,设计公民教育内容,全面地、科学地进行总体安排。对于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中小学阶段缺乏正规的公民教育,现在补上公民这一课是理所应当的。即使今后的,大学的公民教育仍不能放弃,因为不同阶段的公民教育承担不同的教育任务。如果说中小学阶段侧重于知识的介绍,那么大学阶段侧重于角色的扮演与具体行为的操作。从教育目标与内容来说,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要突出强调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如何遵纪守法与维护公德,如何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结合起来,如何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等主题。

从教育模式看,可以开设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或开设综合科目。公民教育要渗透到各科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之中。公民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远非一门课程所能容纳,而且公民教育不仅仅涉及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态度、信念、能力和行为习惯。因此,通过其他学科与公民教育有关的课题、内容和课外、校外活动实施公民教育,组织全校共同关注并参与公民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公民教育资源,大大增强公民教育的效果。

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实施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与环境因素相辅相成,一方面,公民教育活动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民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公民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又可以改善环境。公民教育的环境建设应从高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着手。从小环境来说,就是要建设好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使青年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要转变管理作风,推行民主治校,教书育人,创造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生活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制订严格的校纪校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自觉性。从大环境来说,就是要建设好整个社会文化环境。首先要加快民主法制化建设的步伐,扩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与积极性;其次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批评错误,揭露丑恶,充分运用舆论的力量来优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氛围。所以说公民教育的环境建设要“两手抓”,一手抓好社会大环境的综合治理,一手抓单位小环境的精心培育,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受到熏陶,受到教育,受到锻炼。总之,公民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总体事业,公民素养是民族素养的应有之义,公民既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实践者。促进全社会公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提高民族素养、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举,应引起社会全体成员的关注。而高校理所应当在这其中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而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推动公民教育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