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郑州大学在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第五会议室隆重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古典美学精神》(英文版)的开题论证会。本次会议由郑州大学社会科学院主办,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与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郑州大学学报》主编郑素侠、郑州大学社科院副院长张庆辉、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出席会议。会议特邀嘉宾《上海翻译》主编、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傅敬民教授,美国《中国政治学刊》(SSCI)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Josef Gregory Mahoney教授,河南大学高继海教授、科学出版社常春娥编辑,原著作者、西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寇鹏程教授、生态翻译理论创始人、郑州大学胡庚申教授以及课题负责人宋根成副教授、课题组专家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小平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名誉教授、武汉大学弘毅讲席教授Paul R. Patton、《美国哲学互联网百科全书》美学编辑Michael R. Spicher博士(线上)全程参与了研讨。会议由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莉主持。
会议伊始,张庆辉代表郑大社科院对与会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郑州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工作,今年立项总数再创新高,对于郑大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一直保持历史高位的经验,他总结有两点:一是社科院狠抓项目培训和申报细节,二是学院层面高度重视培养。他充分肯定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今年国家社科立项四项的良好成绩。其中宋根成副教授立项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是郑州大学历史上的首次,意义重大,对于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对话,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有重要作用。他高度评价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重要性,希望项目组能以开题会为契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创新精神,将中国古典美学这一熠熠生辉的明珠呈现在全球视野,并希望与会专家在会议期间能够交流思想,共献智慧和增进感情。
常春娥在致辞中感谢郑州大学的热情接待,介绍了科学出版社的企业架构、自我定位、发展战略等基本情况,介绍了近年来出版社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申报和出版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她希望借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开题论证会为契机,增进与会专家对科学出版社的进一步了解与合作。
学院执行副院长高晓玲代表学院致欢迎辞,感谢各位评议专家和领导嘉宾的莅临指导工作,她简要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建院历史,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立项情况。近年来外院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包括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培养,定期邀请社科专家指导、组织培训座谈、投入资金支持等多种形式为教师们提供帮扶,取得了理想效果。她表示《中国古典美学精神》项目不仅深刻解读了中华美学思想,还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契机,期望宋根成老师团队充分汲取专家们的宝贵意见,优化技术路线,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随后,宋根成副教授代表项目组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详细汇报了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项目概况、选题意义、团队结构、翻译规划与质量管理、项目进度及出版与发行等六个方面。汇报后,与会专家围绕项目内容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讨论,积极提出问题和建议。项目组成员认真回应了专家的意见,显示出团队良好的专业性与学术能力。
研讨中,与会专家就如何做好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们认为,跨学科团队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理念,项目团队不仅需要重视申报、翻译和出版环节,还有考虑出版后的国际受众接受问题。因此比如吸收传播学等学科进来,对于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还强调了宣传环节,要加强交流沟通,实现文明互鉴,求同存异,和谐共生,避免人为制造差异和对立。最后,专家评议小组充分肯定项目组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团队的国际协作,在充分讨论后,一致通过了项目组的开题报告。
高晓玲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组建国际化团队的重要性,建议每个成员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样会必然带动整个学院甚至学校的整个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她还充分肯定了宋根成老师团队大胆吸收青年老师的做法,认为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论证会的最后,刘洪建致闭幕词,感谢与会专家的莅临指导,他表示,今后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立项和推进,争取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和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理解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齐琪、尚亚博
图:顾北松、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