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10:30至13:30,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联合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查清华教授做客“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系列讲座”,以“比较文化学视野中的东亚唐诗学研究”为题做讲座,讲座由学科特聘教授王连旺主持,高晓玲副院长、文学院王建生教授及我院日语系师生出席。
查清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唐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东亚唐诗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中国诗学、江南文化与文学、古典文献学。
查清华教授细致讲解了唐诗、唐诗学的概念,进而扩大空间,引领听众进入东亚唐诗学的世界——东亚关于唐诗创作、传播和接受的学问。指出,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自八世纪起便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广泛传播,形成独具特色的东亚唐诗学传统,有力推动了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这一传统既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亦在日、韩、越等国的本土化重构中,催生出多元共生的诗学体系。接着,查教授详细讲述了东亚唐诗学研究的“文献实证—理论创新—技术赋能”三维框架,明确了材料在哪里,方法理论是什么,并从接受学、比较文化学视角下分析具体案例,为东亚唐诗学研究提示了行之有效的材料、路径与方法。
高晓玲教授认为,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王建生教授认为,查清华教授的讲座开示门径,金针度人,感同身受,入耳入心,展示了大家风范,令人拍案叫绝。讲座持续三小时,与会师生享用了一场学术研究的精神大餐,本次讲座获得圆满成功。


文/张晋晗 图/李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