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海村惟一教授来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学
发布人: 时间:2018-06-11 点击数:
2018年6月5日下午,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海村惟一教授应邀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学。海村惟一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汉字文化圈中日本汉字的作用》,这是“跨文化汉字研究高端讲坛”开办以来的第十二场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主持,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的200余名师生参加。
海村惟一教授为日本福冈国际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惟精书院理事长兼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汉字文化共同体研究会会长(日本),世界汉字文化与设计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日本),国际二宫尊德思想学会副会长(日本),韩中日东亚人文学会副会长(韩国),世界汉字学会日本分会秘书长兼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语言学、东亚比较文学、日中文化交流史案、亚洲关系史案、日中翻译(口译)学研究。
此次报告,海村惟一教授旨在说明日本汉字可以在汉字文化圈里起到一定的作用。海村惟一教授首先指出,日本汉字的根是中国汉字,而中国汉字的根在河南——甲骨文的故乡;报告中所讲的《翰苑》,是收藏在太宰府天满宫的一个手抄本,是1300年前日本的遣唐使在唐朝都城长安手抄出来的,是日本的国宝。其后,海村惟一教授以太宰府天满宫所藏国宝《翰苑》为中心,从四个方面讲解日本汉字在汉字文化圈里的作用:一、汉字文化圈的定义与范围。二、日本汉字的字形说与字训说;中国汉字与日本汉字的区别;以及如何从“日用”角度、从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两个层面阐释日本汉字;日本书道的独特性等。三、太宰府天满宫所藏国宝《翰苑》的基本情况。四、《翰苑》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比如对“汉倭奴国王”之“奴”的考证,对“太伯之后”的考证,对早期字训的研究,对“軄”字及其文化方面的意义等。最后,海村惟一教授认为,日本汉字是中国汉字的活用,是表现日本文化的用来记录日本语言的一种文字符号。它从隋唐写本,变成他写本,从他写本逐渐变成自写本,它的主要媒介有金印、石碑、纸等。同时,海村惟一教授表示,海内外汉字研究者有必要共同合作,建设共同的“CJKV”汉字数据库。
海村惟一教授对中日文化的深刻理解,对中日文献的精准把握,让现场师生大开眼界,引起了大家的极大热情。
李运富教授总结指出,海村惟一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汉字文化圈的认识。提到汉字文化圈,可能我们一开始会感觉偏重于认同,是因为这个圈里的人都在使用汉字,所以叫汉字文化圈。其实汉字文化圈里除了相同的东西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的东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在使用汉字的时候,会有所变化。汉字文化圈至少有两大元素:一是汉字文献,有些汉字文献是从中国原封不动地传到域外去的,那么这种原文本的跨文化移动的汉字与中国的汉字没有差别;还有就是在跨文化环境当中对中国文献的抄写,在抄写过程中会加上自己的东西,就会有所变化;当由抄写变成自己写的时候,主观性就增强,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二是汉字符号,这是汉字文化圈的一个更重要的标志;汉字文化圈中使用的汉字符号,是否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的中国汉字呢?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中国汉字,是完全借用汉字或者用汉字记音,然后再把汉字加以改造,改造后的字既像汉字又不是汉字,最后就变成了真正的日本汉字或者他国汉字,这其中有个变化过程。所以,汉字文化圈的认同标准应以汉字作为主体,同时应该包括具有日本特色的不同于中国汉字的日本汉字,还有类似的韩国汉字、朝鲜汉字、越南汉字等,即传播到域外的中国汉字的变体,利用中国汉字所创造出来的自己国家的文字,这是广义的汉字。最后,李运富教授对海村惟一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