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下午,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在中心会议室举办了第五次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由俞绍宏教授主讲,题目为《谈谈“𦎫”“𠆀”的讹混与合流——以楚简考察为基础》,张素凤、张青松、苗利娟、温敏、何余华、王凯博、牛振等老师以及中心部分研究生参加。
俞绍宏教授首先概括介绍了𦎫、𠆀、亯三字的讹混与合流情况。其后,针对上博简中的相关字形,综合学者的不同考释意见,比较上博简、传世文献及同时期其他出土文献中的文例,俞教授认为:“𠆀”字在古文字中常见,为“墉”字古文及“郭”字初文;楚简中的分“𠆀”及“𠆀”旁被释为“𦎫”及“𦎫”旁,相关字形多破读为“敦”;其实,考辨楚简中的“𠆀”及“𠆀”旁,被释为“𦎫”及“𦎫”旁,则相关释读意见在有的简文中文意难通;如视为“墉”,据以破读假借,不仅均可以读通简文,且在有的简文中还要优于释“𦎫”说,楚简中的“𦎫”“𠆀”当不存在讹混问题。
俞绍宏教授讲完后,部分老师从用字习惯、古音等角度对相关字形的释读提出了不同意见,在座师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