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1—12日,由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共同主办的东亚文化交涉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在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举行。来自德国、法国、韩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共14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盛会。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未成行)、副主任何华珍教授、温敏副教授应邀出席本次年会。
5月10号晚,学会召开了理事会,讨论了第十一届年会议案,新会长、副会长候选人、新会员入会申请等议程。11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大会由关西大学内田庆市教授主持。埃尔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Rainer Trinczek 教授、埃尔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 Michael Lackner 教授分别致欢迎辞,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Thomas Mullaney 教授和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程美宝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关于‘提笔忘字’的一切”和“现代中国传媒史的再思考”的基调演讲。5月11日下午和12日上午,大会按主题、发表语言分成五个会场进行了分组讨论,主题包括“作为十九世纪东亚的知识传播媒介”“早期世界史的汉语书写及知识迁移”“数字档案与人文学科”“概念的历史发展/ 对异文化的接受及语言”“关于语言接触及语言史的研究”等。何华珍教授在“文献以及文化交流”组提交了会议论文《合信<医学五种>与汉译西医新词》,指出基于域外汉籍的医学词汇形义变迁和医学概念中西医转换,是中日欧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内容;整理研究合信《医学五种》中的新词新义,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医学词汇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温敏副教授也在该组提交了《从<大南国语>看汉越语言亲情》,从汉喃双语辞书的角度,以汉越语汇的类型、特点为汉越语言亲情线索,对辞书相关辞目进行了对比、论证和分析。他们的论文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和好评。
这是该学会第一次在欧洲举办年会,体现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开放、包容的时代特征。本次会议显著特色有四个:一是会议规模大,参加者享有声望的教授多,如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暨系主任郎宓榭 (Michael Lackner)教授,日本关西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内田庆市教授、沈国威教授等。二是国际化程度高,与会者多具有国际化背景,会议使用语种丰富,具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特色。三是视野宏通,主题多样,会议提交成果密集。四是会期紧凑,简约高效,高密度、广维度,文化交流深入充分。
12日中午大会换届仪式隆重举行,仪式由东亚文化交涉学会事务局长关西大学沈国威教授主持。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Marc A. Matten 教授接任新会长,热情致辞。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新任副会长,中心副主任何华珍教授代表李运富教授完成新旧会长、副会长交接仪式,并接受东亚文化交涉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主办权。何华珍教授向大会介绍了中国河南的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介绍了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的整体情况和发展态势以及下一届学会的主要议题和基本情况。最后,他向与会学者发出“相聚在郑州”的热情邀请。这是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在欧洲举办的学会上第一次亮相,河南、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给与会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跨文化交流活动,将有助于东西方学者就东亚文化交流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开展跨文化的国际合作研究,最终达到学术发展、文明互鉴的目的。也有助于扩大和加强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创造力。
据悉,目前东亚文化交涉学会会员已有400多人,遍及德国、法国以及汉文化圈的各个国家,在国际汉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学会已举办了11届年会,参会者主要来自世界著名大学、科研院所从事东亚文化领域研究的学者,与会学者围绕有关的学术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