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下午,安徽大学文学院徐在国教授应邀到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中心讲学。徐在国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谈安大简的整理和研究》。这是“跨文化汉字研究高端论坛”开办以来的第三十三场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心吴国升教授主持,文学院和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师生40余人参加。
徐在国教授现任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文学院兼职特聘教授,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侧重于战国文字和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出版专著8部,合著7部,发表本专业论文多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现主持201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的整理和研究”,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重大项目“战国文字谱系疏证”。
徐在国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安大简的入藏及整理情况。徐教授首先介绍了安大简的入藏时间、编号数量、年代以及保存状况。随后,结合大量照片,徐教授介绍了安大简整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揭剥和清洗竹简,取样和检测,脱色,竹简编联整理,专家鉴定等。
第二部分为安大简的主要内容。徐教授先介绍了尚未公布的安大简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楚史、诸子、楚辞等,并简单介绍了这批材料的价值和意义。之后,徐教授重点介绍了安大简《诗经》的整理情况。
第三部分是对安大简《诗经》中两个疑难字的考释。对比传世文献和出土战国文字,徐教授认为“亂我心曲”之“亂”应隶定为从又、囂声之字,并疑其为“撓”之异体。关于“顏如渥丹”之“丹”,徐教授在“丹”与“赭”同义换用之外,主要从字形比对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看法:战国楚文字中“庶”与“廛”形体接近,汉代学者疑误认“庶”为“廛”,又通假写为“丹”。
之后,徐在国教授与在场师生就安大简与传世文献对比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运富教授总结指出,安大简的发布是最近学界最重要的事,相关的讨论和研究会进一步进行。学者除了学术眼光之外还要有胆识,徐在国教授的学术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图 任健行/文 涂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