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汉字的故乡,他认定在这儿能大有作为,他是来做事的。”“他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远比我们年轻人还要投入。”“我们的论文总是被李老师改得密密麻麻的。”
“长江学者”、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运富,在同事、学生眼中就是这样一位专注投入的学者、又亲又严的师者。
在汉字发源地构筑汉字文明高地,培养更多汉字学人才,是李运富最大的心愿。李运富曾长期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于2014年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他作为特聘教授来到郑州大学,踏上圆梦之旅。四年来,他收获累累,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教师、社科优秀学者,2020年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
潜心治学数十载,汉字理论谋新篇
1993年,李运富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从此与汉字结下不解之缘。在李运富看来,中国汉字魅力无限,“汉字具有的生命力、创造力、表现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铸就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就离不开汉字,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李运富说。
怀着对汉字的热爱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李运富笃志于学、孜孜以求。在写博士论文时,大量古文字字形无法用电脑录入和输出,李运富便学着使用电脑自己造字。当时的造字系统功能有限,操作极为不便,他日夜奋战几个月,在电脑字库里造出3000多个古文字字形,并手工摹写出大量无法隶定的字形。在漫长艰辛的学术道路上,他坚持“学史求真,学理求通”的学术理念,取得丰硕成果,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著作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发表论文19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等10余项,荣获多项国家级奖励。
李运富首创“汉字学三平面理论”,开拓了汉字学研究的新视野。他认为,通行的“汉字形音义三要素说”存在理论缺陷和实践困惑,汉字学体系需要重构。正如人有外形、身体结构和社会性,建筑有外形、内部结构与使用功能,汉字本体的基本属性也应该是:形体、结构和职用。这三者分立而不分离,汉字研究应从这三方面进行考察,从而建立汉字形体学、汉字结构学、汉字职用学三维一体的新格局。”而其中被长期忽略的“汉字职用学”应该成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分支,因为“面对复杂的汉字使用现象,我们必须有理论来描述和解释。”李运富说。近二十年来,李运富不断完善和推广他的汉字学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了50多篇硕博士论文。“汉字学三平面理论”已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相关著作被翻译成英文、韩文、越南文、德文等在国外出版和传播。
苦心孤诣铸重镇,文明高地起中原
“研究文字应该重视原始材料,从源头看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河南是汉字故乡,具有丰富的古文字资源。”李运富说。耳顺之年,他携毕生所学来到河南。
来到郑大后,在学校支持下,李运富首先创建“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又以此为基础,于2019年成立教育部、国家语委科研平台“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坚持大语言文字工作布局,敏锐捕捉语言生活中的文字现象,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需求。
为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推动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甲骨学研究,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筹备有关纪念活动,李运富带领团队承担了编撰纪念图册的重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带领中心成员倾心投入,克服重重困难,为了找寻原始资料,他们遍访博物馆、图书馆和考古机构,甚至千里迢迢奔赴台湾,花重金购买;找不到资料图片,他们就一张张重新拍摄,反复考证,最终完成学术史性质的图文巨著《甲骨春秋——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19年11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甲骨春秋》正式发布,并产生广泛影响,数十家媒体报道,“学习强国”平台连载。入选2019年“中版好书”榜,荣获2020年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书中搜集的珍贵原始图像资料和部分内容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湖南省教育电视台、《人民画报》等采用。
汉字传播是汉字文明的重要方面,李运富提出“跨文化汉字研究”以实现国际化联动与合作。“汉字在历史发展中也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要用跨文化的眼光,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汉字产生、发展、使用的一些现象。”他积极倡导与境外院校和研究机构合作,牵头筹建“跨文化汉字研究国际联盟”,目前已有日本、韩国、越南、德国等10多家国外单位加盟;他主办首届、协办第二届跨文化汉字国际研讨会,并开办连续性跨文化汉字高端论坛,进行系列的跨文化汉字海外专家访谈。他提出的跨文化汉字研究理论,已为国内外汉字学界广泛认可。
“个人力量有限,没有团队很难在学界形成重大影响。”李运富非常注重团队建设,以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引进人才。团队成员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目前的23人,中心实力已进入国内同类研究机构前列。在李运富带领下,该团队四年来取得巨大成就:获评河南省高校社科创新团队、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河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大3项,重点3项,一般8项),教育部、国家语委及其他项目32项(其中教育部重大1项),出版各种著作30余种等。这些成就使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异军突起”,成为中原大地上汉字学研究的新高地,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
文化传承尽责任,心系国家显担当
“中华民族使用汉字数千年,不仅衍生了种种与汉字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行品格都受到汉字的影响,因而传承汉字文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运富说。为了更好地传承汉字文明,他主动担当,紧抓不懈育英才。
李运富认为,质疑与创新是大学的本质特征。他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常常教育学生:“我们到大学来学习,不只是接受现有的知识,还要知道这些知识是怎么产生的,要学方法、学思路,然后自己去创造知识。有了质疑精神、创新能力,再持之以恒,必然学有所成。”
“他的热情都献给了学术,生活上吃穿用度等细节,都不在意。”“李老师常带学生考察一些博物馆、文化胜地,利用一些活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字敏感性。”“李老师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却经常资助贫困学生。”学生们提及老师,都充满了崇敬和感恩。他经常召开“师门讨论会”,师生们把自己写的文章拿出来交流,思想碰撞,反复打磨。
李运富还积极投身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他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为中原历史文化学科建设贡献了力量。担任文学院院长后,他致力于文学院的全面、长远发展。为了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他尝试开办古文字特专班,创用“一制、二专、三化、四通”的培养模式。“一制”即导师制;“二专”指专业定向和专业课程;“三化”即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四通”一是本硕博连通,二是文理工打通,三是文史哲融通,四是学习和科研、校内和校外互通。他希望更多学生喜爱文字,投身汉字领域,成为国家需要的专业人才,为传承“绝学”和发展“冷门”学科作贡献。
李运富一直有个心愿和期盼,就是希望“社会各界重视古文字资源,对散藏于河南官方和民间的古文字材料进行普查和整理,摸清家底,编写总目提要,做好保护传承。”展望未来,李运富信心满满,他将带领团队在传承汉字文明、传播汉字文化、培养汉字学人才等方面继续求索,为郑州大学的一流大学建设和国家的语言文字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共建“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
李运富讲解甲骨文
(李艳丽 孙司颖 刘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