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传香,交流互鉴

——记文字学特专班读书会


发布人:刘毓琪 时间:2021-11-15 点击数:

 2021年11月13日上午9点,第一期文字学特专班读书会在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会议室如期举办。读书会有幸邀请到了张素凤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充满热情地踏上了本次古文字探秘之旅。

 本期读书会提前选取王国维《说珏朋》、李学勤《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刘一曼《考古学与甲骨文的释读》三篇文章,并抽签选择三组同学分别进行汇报讲解。同学们在会前做了充分准备,阅读全部论文并组织相关讨论。

 本期读书会由汪搏同学主持并记录,仇俊豪同学负责拍照。

 一

 读书会开始,张素凤老师提出了对特专班及读书会的期待与要求:特专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拔尖人才,希望大家利用好现有的丰富资源,珍惜学习时间,进而提高眼界和能力;同时,希望读书会能激发大家的热情,促进彼此的交流,“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成才”。老师对在场同学表达了真切的关心和鼓励。

张素凤老师发言

 接下来,由汪搏同学简要介绍了读书会的性质,即自主组织、自愿参加的文字学兴趣小组,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自主思考、各抒己见的场所,促进大家课下的学习。

汪搏同学发言

 二

 随后,交流会进入小组汇报及讨论环节。

 甲组由高金平、汪搏同学汇报讲解《说珏朋》,高金平同学首先由文中重要结论出发,分别从字形和字音梳理了王国维的行文思路和论证过程;又指出文中部分甲骨字形可能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以供大家探讨。然后,她从汉语史、社会制度、古文字学功用等角度拓展,并列举了一些代表不同观点的文章,对王文进行了补充。

高金平同学发言

 汪搏同学运用音韵学知识对王文“瑴、珏音异”、“珏、𨌥同读”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得出“瑴、珏音相通”的结论。他补充了音韵学对于古文字研究的重要意义,认为大家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去阅读音韵材料,不能犯“以今律古”的毛病。

 小组交流和提问环节,大家畅所欲言,进行热烈讨论。

 张素凤老师补充道:“大家要广泛求证,综合字形、考古文物和文献多种证据;同时还要考虑多种可能,比如不同方国系玉之数可能不同;二是多以造字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造字者为什么选择某个意象来表现词义。”对我们很有启发。

张素凤老师发言

 戊组杨宇凡同学为大家梳理了李学勤先生《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这篇文章。他从写作背景出发分析了全文结构,特别补充了复层花纹(三层花)和“十示又三”、“十示又四”的问题,并强调了李先生这篇文章在“历组卜辞大讨论”和甲骨分期断代中的学术地位,同时详细介绍了关于文章观点的后续正反两方论争。他认为文章从考古证据去修正分期理论所体现的这种不拘泥陈说的思考方式值得大家学习。

复层花纹

“十示又三”、“十示又四”问题

杨宇凡同学发言

 张素凤老师解答了同学对关于“妇好墓”的一些疑问。张老师风趣幽默,同学们在一片愉快的氛围中丰富了关于“妇好”的不同角度的理解。老师继续补充说,“无论考古还是古文字,都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或民俗),传统文化中遗留许多旧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参考材料。”

 通过对学术界不同观点的了解,同学们意识到学问有时并不能“一棒子打死”,学术恰如刘勰所言,“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文心雕龙·知音》),这也提醒大家要怀着“多闻阙疑”的态度去多对比、多思考所接受的知识。

 丙组张丰、吴晓婷、秦丹阳同学针对《考古学与甲骨文的释读》一文的论证过程重点提出了几点启发与反思:一是考古学与甲骨文相结合对甲骨文字释读大有裨益;二是在阅读论文时,应该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尽量避免“看一家信一家”;三是释读文字时应该综合考虑汉字发展的整个过程,这提醒我们初学古文字,不要只了解其中一种字形。该组的同学在分析此文后,还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文中的方法去解释一些字形的构字原理。

张丰同学发言

吴晓婷同学发言

秦丹阳同学发言


 三

 本期读书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大家轻松静坐,聚兹馨堂,闻有兰香。张老师微言精理,实能涵濡砚席;在场二十多位同学,互见短长,亦多有补益。不求探赜索隐,但愿欢然内怿、各有所得。

 品赏古文字,以之会友,期待下一期读书会的到来!




撰文 汪  搏

供图 仇俊豪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 0371-67780907

邮箱: zdhzwmzx@126.com

邮编: 450001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文学院 安大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民典文中心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中心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上海交大海外汉字中心 武汉大学简帛中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世界汉字学会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