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举行研究生学术交流会(二十一)
发布人:刘毓琪 时间:2021-12-09 点击数:
2021年12月8日晚,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在中心会议室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博士生葛海楠、硕士生张鹏凯、杨淑慧主讲,俞绍宏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中心全体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

葛海楠博士汇报的题目为《<宋本毛诗诂训传>异体字描写》,论文主要介绍了《宋本毛诗诂训传》中出现的异体字构件混同现象,并通过对比《宋本毛诗诂训传》异体字与《类篇》异体字组的区别,讨论了《宋本毛诗诂训传》实际的文字使用现状。最后总结了《宋本毛诗诂训传》中异体字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张鹏凯同学以《从<说文>“宀”部字看古代社会生活》为题,该论文梳理了《说文解字》中部分“宀”部字,将其分为表示整体建筑、表示局部建筑、表示建筑用途的字、表示建筑特点以及相关引申义的字等五类。通过字形字义分析了其中反映出的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杨淑慧同学以《<说文解字>羽部字的研究》为题,论文以《说文解字》“羽”部字为探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传统六书理论,对“羽”部字的字形字义进行归纳,并探究了羽部字所蕴含的古代祭祀、制度等文化信息。

俞绍宏老师分别对三位发言人的汇报作了点评,强调论文题目要与内容相匹配,内容应该虚实结合;在进行汉字文化分析时,要注意区分语言和词汇文化的不同;论文中对古文字的引用与说解要慎重,论文写作应以求实为主,不必过分追求趣味性。同学们也针对论文写作提出各自的见解,本次活动学术氛围浓厚,在场师生获益良多。最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学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图/丁鑫美 文/杨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