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晚,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在中心会议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博士生任健行,硕士生贾沛玉、张振楠主讲,苗利娟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中心全体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
博士生任健行同学分享的论文是《“二徐私改谐声”说质疑》,该文对钱大昕“二徐私改谐声字”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对“二徐”修订《说文》的材料进行梳理,指出钱大昕认为徐氏兄弟有“私改谐声”之弊这一观点实际上并不全面。苗利娟老师认为该论文是一篇内容扎实,比较成熟的文章。博士生苏子惠同学提出可以从音韵学角度对“二徐私改谐声”的原因进行探析的建议。

硕士生贾沛玉同学分享的论文是《构件“又”的异化演变研究》,该文通过研究直接构件中含有“又”的字符发展演变结果,归纳总结出构件“又”分别异化演变为“寸”、“
”、“
”、“乂”、“
”、“彐”、“
”、“十”、“
”、“
”“爫”。苗利娟老师对论文的标题、摘要和材料的选择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硕士生张振楠同学分享的论文是《<说文解字>义符构意特征与原因探析——以“贝”部字为例》,该文以《说文解字》“贝”部字为例,主要讨论义符构意特征及形成原因的相关问题。苗利娟老师对其论文进行了肯定,同时建议同学们在论文写作时,应首先做一个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其次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博士生任健行、硕士生张鹏凯对其论文内容和框架结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最后,苗利娟老师对三位同学分享的论文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论文的不足之处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会议期间大家积极发言,交流了各自对论文的见解,会议在师生认真交流中圆满结束。
文:杨淑慧 图:张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