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平教授“战国竹简文字新释二题——兼谈辨清字形的重要性”讲座回顾
发布人:牛振 时间:2023-07-18 点击数:
7月15日上午,郑州大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暑期系列讲座第三期如期举行,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袁金平教授应邀为郑州大学古文字特专班、东北师范大学古文字专长班学生作了题为“战国竹简文字新释二题——兼谈辨清字形的重要性”的讲座。此次讲座由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尉侯凯老师主持。讲座采取线上方式进行,共有8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场讲座。

袁金平教授指出,信阳长台关楚简第二组遣策中的“
”应隶定为“
”,该字以“泉”为基本声符,可读为“鏇”。《说文》:“鏇,圜炉也。”简文“碳鏇”应指燃碳用的圆形铜炉。
清华简《治政之道》“凿
叙
”之“
”应该分析为从土、从术,可读为“隧”。“凿”有“治”义,“凿隧”指凿地为道,也就是整治道路以便于行军或列阵。

在讲座尾声,袁金平教授向同学们提出了要打牢古文字、古文献基本功的建议。最后,袁金平教授就在线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