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平教授讲座“略谈文献中‘匹’字的异写、讹混及考辨问题”回顾
发布人:牛振 时间:2024-06-02 点击数:
5月27日晚,天津师范大学李玉平教授受邀为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师生作了题为《略谈文献中“匹”字的异写、讹混及考辨问题》的学术讲座。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余华致开场辞并主持讲座,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张素凤教授、牛振副教授、张阳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韩琳教授等出席活动,中心全体硕博研究生共同聆听报告。

李玉平教授从东晋时期有新兴量词“边”说质疑和《礼记·缁衣》“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的文本用字情况两个分论题,考察了“匹”字在文献中的异写和讹混问题。首先是针对东晋时期是否存在新兴量词“边”的问题,李玉平教授认为其说不足信,李玉平教授通过援引罗振鋆《碑别字》中“匹”的异写字形,广泛搜罗与《潘氏衣物券》同时期的《南昌晋墓出土木方》《武威旱滩坡十九号前凉墓出土木牍》《高台骆驼城前凉墓葬出土衣物疏》等多种出土材料,证明了东晋《潘氏衣物券》“襍缯二
”的“
”并非“邊(边)”字,而是“百匹”二字的合写。
其次,李玉平教授针对《礼记·缁衣》“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中“正”字的释读问题,在梳理了历代学者三派意见的基础上,又综合郑玄注释、汉代出土文献材料、众多学者提出的“匹”“正”相混证据以及李运富教授关于文本用字的判定方法等得出结论:汉代正处于“匹”“正”易混的时期,《缁衣》此句文本本当作“匹”,郑玄说不误,宋代以来主张文本为“正”的说法不适当。“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当为“唯君子能好其匹,小人毒其匹”,释为“只有君子能够喜欢其真知朋友,小人会毒害其真知朋友。”
讲座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材料的搜集检索、“匹配”一词的出现时间等问题与李玉平教授进行热烈讨论。李运富教授总结指出,传统语言文字学者重视语音、语义的研究,古文字学者重视字形研究,归根到底都是面对古代语言文字材料解读书面语言,我们应该结合语言和文字,双方面互证,缺一不可,解决字词关系问题,并且应该意识到到字词关系的时代性,注意其变化发展,尽可能做到“完全考释”,正确释读古代文献。
讲座最后,全场师生用热烈掌声对李玉平教授的精彩报告表达衷心感谢。
(图 任健行/文 刘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