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汉字与汉文教育”研究生国际夏令营顺利开幕
发布人:牛振 时间:2024-07-11 点击数:
2024年7月8日,郑州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校文学院分校暨“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汉字与汉文教育”研究生国际夏令营)在文学院203报告厅顺利开幕。本期国际学校由郑州大学研究生院主办,郑州大学文学院和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郑州大学以及韩国教员大学、韩国庆星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大学、渤海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近200名硕博士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不同形式参加活动。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华珍教授主持,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李守奎教授、郑州大学甲骨学科首席教授宋镇豪先生、文学院副院长齐航福教授、韩国釜山大学许喆教授先后致辞。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韩国教员大学金锡永教授,韩国庆星大学赵承德教授、金来日教授、金始炫教授,文学院副院长牛振副教授,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余华副教授、副主任何清副教授、温敏教授、刘风华副教授、苗利娟副教授、张阳副教授、李晶副教授、王晓玉老师等出席开幕式。
何华珍教授主持开幕仪式
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李守奎教授致辞
郑州大学甲骨学科首席教授宋镇豪先生致辞
文学院副院长齐航福教授致辞
韩国釜山大学许喆教授致辞
与会专家与学员合影
7月8日上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守奎教授作题为《文字如何对语言再编码》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郑州大学李运富教授主持。李守奎教授从文字理论的五次重大改革入手,系统阐释了汉字中的编码理据说解、文字对语言编码的基本形式、从编码角度分析文字的价值以及汉字编码理据阐释的“任意性”与学科规范。讲座对汉字性质、汉字阐释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为语言文字学的理论建设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意见。
清华大学李守奎教授作学术报告
7月8日下午,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英国皇家亚洲学会院士杨国华在线为夏令营学员作题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符号》的讲座。报告由郑州大学章秀霞教授主持。杨国华研究员以仰韶文化的发现与不同时期的类型为切入点,利用考古学、符号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了仰韶符号的文化意义,进而深入比较了仰韶符号和其他文化符号的异同。他指出,对于文字符号内涵与价值的研究,要注重考察考古实物资料,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多维度阐发。
杨国华教授作学术报告
7月8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甲骨学科首席教授宋镇豪先生作了题为“甲骨文所见的婚娶礼仪”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中心刘风华副教授主持。宋镇豪先生将甲骨文中所见的婚娶礼仪划分为议婚、订婚、请期、亲迎及婚后长辈见新妇等五种,运用“二重证据法”,将《诗经》《礼记》《孟子》等文献材料与甲骨辞例相结合,详细介绍了每种礼仪的程序和内容。宋镇豪先生的讲座深入浅出,细致地讲解了甲骨文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与学员们围绕现代甲骨文技术、甲骨文走入课堂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宋镇豪教授作学术报告
据悉,此次郑州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校文学院分校于7月7-13日举办,邀请英国剑桥大学、日本关西大学、韩国教员大学、韩国釜山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郑州大学等高校的著名专家讲授专业课程或前沿性专题,并结合授课内容和提交的论文展开讨论,为研究生们提供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充分吸收世界语言学的最新成果,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传统学科的现代化,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