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举办第50期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发布人:牛振 时间:2024-12-11 点击数:

2024年12月9日晚,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在106会议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五次(总50期)研究生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博士生李倩,硕士生陈家璇、刘陈思主讲,王凯博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活动,中心全体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参加。




博士生李倩分享了论文《〈训蒙字会〉版本异文及价值考探》。文章以韩国汉文辞书《训蒙字会》的两个流传较广的版本——叡山文库本和光文会重刊本为研究对象,从用字、词句两方面考察异文现象。文章结合韩国汉籍文献中的文献用例,分析异文产生的原因,并从汉语史研究、汉字传播史研究和域外辞书研究等方面,探讨了《训蒙字会》异文的学术价值。王凯博老师认为文章写作较为细致,并给出了一些细节修改意见。

 



硕士生陈家璇分享了论文《从汉译佛经看中古近代汉语中“来”字词缀功能的产生》。文章梳理了学界对结构助词“来”语法化历程的研究成果,运用汉译佛经、禅宗文献等语料,讨论“来”作词缀用法的历时变化。文章重点关注“夜来”和“诸来”两个个案,充分运用同经异译材料,梳理二词中“来”在中古近代汉语中的语法化历程,探析中古近代汉语佛经中“来”的词缀化动因。王凯博老师对其文章语料丰富、逻辑梳理清晰、语言精简准确表示了赞扬,并推荐同学们参考学界相关研究成果。

 




硕士生刘陈思分享的论文是《安阳博物馆囟觯考释》。文章在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察甲金文材料,对铭文提出新的释读,认为觯铭中的“”是作器者自称,释读为“囟(思)”;“于”为引进施事的介词,是被动标志;“”用为人名,是赐贝者。王凯博老师对文章内容和格式问题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建议同学们在写作过程注意撰写文章总结,精炼文章表达。

 


王凯博老师对三位同学的论文汇报均予以鼓励和肯定,并提供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参会同学对主讲人的文章内容展开深入讨论。此次学术交流会在师生们的热切交流中圆满结束。

(文  赵晓曼 王秀会)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 0371-67780907

邮箱: zdhzwmzx@126.com

邮编: 450001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文学院 安大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民典文中心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中心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上海交大海外汉字中心 武汉大学简帛中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世界汉字学会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