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汉字文明  赓续文化根脉

——中心党支部汉字文化普及“强国行”专项行动

发布人:牛振 时间:2025-10-30 点击数:

河南是汉字文明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古文字资源和悠久的汉字学研究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汉字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要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确保有人做、有传承”。

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在2023年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4年入选河南省“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聚焦河南资源优势,以“传承汉字文明,赓续中华文脉”为己任,组建河南省第一支汉字文化普及志愿队——“红船领航 字传薪火”学生团队,师生联动共同打造“‘豫’见汉字,读懂中国”特色党建育人品牌。以“四进四讲”模式(四进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留学生课堂,四讲即讲座、座谈、调研、展览),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开讲“甲骨文小课堂”,讲述甲骨文等古文字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智慧,有效助力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自2024年开始,中心师生足迹遍布上海、河南、河北、山东、湖南等地,已完成20余次宣讲活动,服务人数近2000人。教育部《拔尖通讯》刊物专篇报道,全国思想政治网、“学习强国”客户端、河南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形成“文化普及,郑大先行”示范效应,取得良好社会声誉,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汉字文化进校园:播种文明,启迪未来

汉字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心教师带领学生深入郑州大学新校区幼儿园、山东省菏泽市金太阳幼儿园、湖南省长沙市三字垛幼儿园等地,通过趣味汉字游戏、象形字绘画等活动,让幼儿感受汉字“形与意”的独特魅力,开展汉字启蒙教育,在幼小心灵中播撒汉字文化的种子。


中心师生还前往郑州市第二十六中学、惠济一中、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及上海复旦附中浦东分校等多所中学,成功开展汉字文化普及活动。师生们以“甲骨文中的奥秘”为主题,结合甲骨、青铜器铭文等珍贵实物图片,生动讲解汉字演变历程,深入揭示汉字背后蕴藏的中华文明密码。系列活动形式生动、内容专业,在参与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课程“有趣又有料”,让自己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此外,中心师生还精心参与组织古文字研学活动。2025年1月,80余位郑州中学的高中生来到郑州大学文学院开展研学活动。支部党员带领来访高中学生,开展甲骨文刻写、青铜器浇筑、甲骨文飞行棋等活动,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汉字文化的深厚底蕴;学生团队成员以“了不起的甲骨文:字中日月有乾坤”为题,讲解甲骨文知识,普及汉字文化,让同学们在欣赏汉字之美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汉字文化进社区:扎根乡土,服务民生

为将汉字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心师生走进郑州高新区金兰苑社区、河南省商丘市梁园社区、山东省临沂市水韵社区等地,开展古文字普及课程,通过甲骨文猜字、书法体验等活动,为社区的小朋友们精心呈现了一堂堂别开生面、趣味无穷的古文字普及课程,让汉字之美走进寻常百姓家,切实为汉字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汉字文化进乡村:扎根乡土,文化振兴

中心师生深入基层,以汉字文化之力赋能乡村发展。202541日,支部一行赴上海金山区亭林镇开展调研交流。期间,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与亭林镇机关党支部正式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并向亭林书院捐赠《清代〈说文解字〉研究稿抄本丛刊》(共23册)。支部将为亭林《玉篇》研究中心建设提供扎实的智力支持与团队支撑,为亭林打造高质量、高水平乡村振兴样板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外,“红船领航 字传薪火”党建团队的同学们,还依托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项目,先后赴山东潍坊市临朐县九山镇白沙小学、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闫庄村、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黎元村、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南下苇村等地开展汉字文化普及活动,助力汉字文化在乡村的传承。


汉字文化走进留学生:沟通世界,展示中国

支部以汉字为抓手,积极在外国学生群体中开展汉字文化研学活动和相关课程,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25年3月11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郑州大学承办的“汉语桥”格鲁吉亚来华研学体验营在郑州大学开营。中心教师带领国际师生参观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解“何尊”上的“中国”,观览甲骨片,欣赏学生古文字书法和文创作品。



2025年,支部党员教师在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设汉字文化选修课,以甲骨文为切点,通过沉浸式教学法,带领来自俄罗斯、摩洛哥、越南、意大利、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留学生,在横竖撇捺间解读中国故事的温度。龟甲兽骨上的神秘符号、青铜器里的古老密码化作文明交流的纽带,汉字得以“活”起来,从“符号”升华为“可触摸的历史”,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2025年7月至8月,郑州大学文学院联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共同开展了柬埔寨学生中原文化交流项目。其间,中心教师承办了“甲骨文体验活动”,指导柬埔寨学生在素面纸伞上提笔绘写“日”“月”“山”“水”等基础甲骨文字。同学们在墨韵流转间亲身感受汉字构型的智慧与灵动,并将完成的作品作为独具中华特色的文化礼物带回本国。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未来,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将继续立足特色,传承文化,深耕教育,服务社会,让“冷门绝学”传承发展,后继有人,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提供支撑,为推动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

      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 0371-67780907

邮箱: zdhzwmzx@126.com

邮编: 450001

友情链接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文学院 安大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民典文中心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华东师大中国文字中心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上海交大海外汉字中心 武汉大学简帛中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所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世界汉字学会 东亚文化交涉学会 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2018-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