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25日,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高岛谦一教授应邀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学。高岛谦一教授共作两场报告,题目分别为《结合甲骨文与历史地理学——谈黄河古河道的问题》与《<说文解字>“贞”字释义的历史背景》,这是“跨文化汉字研究高端讲坛”开办以来的第十五、十六场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主持,文学院及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的20余名师生参加。
高岛谦一教授(Ken-ichi Takashima)为加拿大温哥华英属(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名誉教授,兼任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研究所客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客座教授、南开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李方桂汉语语言学学会理事等。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顾问;Fellow, Swedish Collegium of Advanced Stud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Uppsala (2004-05) ;Visiting Researcher, Senter for Høyere Studier, ved Det Norske Videnskaps-Akademi (The 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Letters), Oslo (April-July, 2000) 等。长年从事古汉语、古文字研究,尤潜心于甲骨文和金文研究。
第一场报告,高岛谦一教授指出,谭其骧把《北山经》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一条一条摸清楚,加以排比,再结合《汉书・地理志》《水经》和《水经注》时代的情况,跟先秦的河北水道予以印证,给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图。通过考查商代甲骨文的实例,《合集》672、《合集》152、《合集》10405等卜辞内容证明了谭其骧的结论可信。而且,我们把谭其骧所拟定的水道结合商代甲骨文的实例,可以得出洹河流入当时的黄河,其距离不达15公里的结论。
李运富教授总结指出,高岛教授的研究方法很有意思,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第二场报告,高岛谦一教授首先提出,《说文解字》释“贞”云:“贞卜问也。”人们不经分析而沿用这个意义去解释甲骨文中的“贞”令人费解。其后,高岛教授从甲骨文中“卜”的本质、“正”的用法与词义、占卜程序与占卜技术、“正”在几部传世文献中的用法及词义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最后认为,在商代,“卜”指在甲骨上灼兆,这个行为的官僚性强于超越性。而在周朝,“卜”是占卜或预卜未来,其超越性强过官僚性。到了东汉,“贞”已经不再是“向甲骨的神灵验证命辞”的意思,其词义已经是“通过灼兆而问问题”。
李运富教授总结指出,高岛教授的报告,让我们深受启发。高岛教授讲了三个字,词义发展的过程梳理得很清楚。高岛教授的学问做得很细,很深入,能够发现大家平时不太注意的一些东西。高岛教授每推出一个结论,论证都非常严密,不只是从文字出发,而且结合词汇、语法、历史文化各方面去论证,确实很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