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热点

       首页 > 社会服务

新闻与传播学院成功举办第四届新媒体公共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推进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发展论坛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2018年11月17日至18日,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新时代、新技术、新传播”第四届(2018)新媒体公共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推进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发展论坛在郑州大学主校区举行。

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国务院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原校长胡正荣教授,台湾铭传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台湾《中国时报》原总编辑倪炎元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系主任李喜根教授,韩国中央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杰出教授DONG HEE SHIN先生,美国ABPent国际公司制片人柯粤川先生,复旦大学《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朱春阳教授,暨南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系主任林爱珺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张磊研究员,《新闻爱好者》副主编施宇,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焦世君、院长张举玺、党委副书记孙保营、副院长郑素侠,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汪振军教授,工会主席周宇豪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会。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兴成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淑华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兴成代表学校首先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郑州大学近年来快速发展以及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新媒体技术的深刻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把“新媒体公共传播”作为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特色追求,希望通过举办高规格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征集观点,凝聚共识,打造学术共同体,促进学界和业界的深度思考和意见交流。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为郑州大学的发展以及新媒体公共传播研究的深入开展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

随后,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教授致辞,他谈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新华社与郑州大学共建穆青研究中心,河南省委宣传部与郑州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共同推进,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平台。学院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连续两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兄弟院校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他对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公共传播学科方向开展研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开幕式上,还展播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全媒体作品大赛的部分优秀成果,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获奖学生颁发了的证书。

在大会主题发言环节,共分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的主讲嘉宾分别为胡正荣、朱春阳、林爱珺和DONG HEE SHIN等教授,他们的演讲主题分别是《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创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与法规问题研究》《互动与用户体验:未来数字媒体的驱动力》,主持人和点评人分别为李喜根教授和倪炎元教授。

第二模块的主讲嘉宾是柯粤川、倪炎元、李喜根教授以及来乌克兰塔夫里国立大学的伊洛娜女士,他们的演讲主题分别是《互动媒体在美国学院和工业中的10年》《新媒体与台湾公共传播》《互联网时代媒体信息接触理论探析》《传媒中话语操纵的类型与语言客观性的策略建构》,主持人和点评人分别为林爱珺教授和朱春阳教授。

第三模块的主讲嘉宾是张磊研究员,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沙垚副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庹继光教授,他们的演讲主题分别是《数字劳动、平台资本主义与中国的非正式经济》《是大众误读,还是设计误区——郑州地标性建筑的传播学分析》《资本、政治、主体的多元实践:县级媒体融合的反思》《人工智能与舆情沟通》,主持人和点评人分别是《新闻爱好者》副主编施宇和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沈明教授。

第四模块的主讲嘉宾分别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勇教授,江西师范大学胡沈明教授以及新闻与传播学院周宇豪教授,他们的演讲主题分别是《当代时空杂交视角下文本的开放性生成——以李安<家庭三部曲>为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传播话语体系变迁研究缘起》,主持人和点评人分别是《郑州大学学报》郑良勤编辑和张磊研究员。

胡正荣教授在题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创新》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传播及其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形态突出表现为网络、移动、社交和智能化,社会形态表现为全球化、本地化和网格化,经济形态表现为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政治形态表现为治理和善治,导致当前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四个困局:一是千校一面、千院一面、千系一面;二是学科羸弱,学科解释力不强;三是全媒体与新闻传播学学科及专业教育分离;四是传播方式多元化与新闻传播类学生去向相分离。因此,应通过学科融合、专业改革、课程更新、实践提升、教师优教等方式,打造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型和国际化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针对一流学科建设,胡正荣建议,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其次狠抓师资队伍、科研成果、国际化等方面的显示度指标,第三要抓好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

在分论坛交流环节,共设三个分论坛,来自中国传媒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近二十位学者,针对自己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和交流。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陈晓伟教授等分别担任主持人或点评人。

会议期间,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胡正荣、倪炎元、李喜根、朱春阳、林爱珺等五位专家在穆青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了《推进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主题论坛。郑州大学副校长赵明皞,学科与重点建设处副处长谷胜利,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焦世君,院长张举玺,党委副孙保营,副院长郑素侠,副处级干部孟春建,工会主席周宇豪,学科与科研办公室主任邓元兵参加会议。会议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淑华主持。

会上,赵明皞副校长对参加论坛的五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做法。他谈到,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承载着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承载着地方大学由大变强的重托,承载着我国中部崛起和振兴的责任。同时,他对郑州大学规划的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进行了阐释。谷胜利副处长对郑州大学的学科布局及发展特色作了介绍;与会专家围绕“对 ‘一流’学科的理解和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当下使命”“学科发展转型期如何凝练特色和优势”“如何激活青年教师和培养卓越科研教学团队”“如何推进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取得长足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焦世君、张举玺、孙保营、郑素侠、周宇豪等围绕分管工作及对学科发展的理解也分别作了发言。

18日上午,以学术经验分享为目地的“‘青椒’学术沙龙”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穆青研究中心举行,林爱珺、黄楚新、朱春阳、张磊、沙垚等专家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十余位青年教师一起分享了学术经验及科研感悟。

16日至18日,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别邀请朱春阳、林爱珺、黄楚新、李喜根、DONG HEE SHIN、柯粤川等六位专家为师生分别作了题为《新世纪我国电影产业发展道路思考》《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侵权与伦理选择》《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规范》《算法和启发法:解释算法驱动新闻推荐的用户启发法》《视听媒介与认知心理》的学术讲座。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公共传播”学科方向是郑州大学2014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与新兴学科方向之一,2016年“公共传播”目录外二级博士点被教育部批准通过获准招生,2018年1月,“新媒体公共传播”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一个学科方向。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为该学科方向的深入发展搭建了较好的学术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该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2018年是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第一年,新闻与传播学院紧紧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学校第三次党代精神,秉承求是、勇于担当,切实抓好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勿忘人民”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与会的专家学者及师生合影留念

参加学科建设研讨会的部分领导专家合影

胡正荣教授作主题发言

郑州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兴成出席会议并致辞

郑州大学副校长赵明皞出席学科建设研讨会并讲话

台湾铭传大学倪炎元教授主题发言

香港城市大学李喜根教授主题发言

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进行学术点评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焦世君在学科建设论坛上讲话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致辞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保营主持大会闭幕式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淑华主持大会开幕式及学科建设研讨会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郑素侠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