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举办第44期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发布人:牛振 时间:2024-04-20 点击数:
2024年4月15日晚,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在106会议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二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博士生孟雅真,硕士生周竹筠、张伟伟主讲,苗利娟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出席活动,中心全体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
博士生孟雅真分享的论文是《甲骨卜辞札记两篇》。第一篇对学界存在争议的“方帝”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相关辞例语法以及内容的分析,认为“方帝”之“方”应为祭祀动词,“方帝”即是向四个方位进行禘祭,其目的是祭祀四方神。第二篇主要介绍了一则可能与祭祀上帝有关的卜辞材料,并对殷人很少祭祀上帝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苗利娟老师充分肯定了文章的研究价值,认为该文章材料收集详细,内容扎实,其立足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进行考察的研究思路值得效仿。同时,苗利娟老师也指出了一些行文中出现的细节问题。
硕士生张伟伟分享的论文是《汉代疾病词汇名源研究及其文化阐释》。该文章以疾病词汇为例,综合考察了《尔雅》《说文解字》和《释名》中部分词汇的命名理据,并阐释其反映出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以及儒家“中和”的文化特点。苗利娟老师肯定了文章的选题价值与思路,认为文章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同时,苗利娟老师也指出了文章存在的结构问题。
硕士生周竹筠分享的论文是《古代服饰词汇名源及其文化阐释》。该文章从服饰的材质、制作工具、制作方法、呈现形式四个部分,对典型服饰词汇进行命名理据的分析,讨论了服饰词汇背后所承载的思想与文化。苗利娟老师肯定了文章的选题价值与研究思路,认为文章在词汇同源关系的处理上更加完善。不足之处是,文章需要重点关注词汇背后的文化阐释,做到社会文化现象与造字理据的融合。
苗利娟老师对三位同学的论文汇报均予以肯定,同时对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此次学术交流会在师生们的热切交流中圆满结束。
(文 李珑蕊 杨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