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新时代大学文科简明教材
书名:古代汉语简明教程
ISBN:9787577210575
总主编:张福贵
主编:李运富
责任编辑:周天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265页
【内容简介】
通常认为,汉语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三个阶段。本书的主要内容属于古代汉语,包括隋唐以前的文献语言及文字材料,也有后代沿用和仿用的文言作品及文字材料。本书分为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训诂六章。前四章聚焦语言文字的结构本体,讲授语言文字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知识点;后两章侧重于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解读,其中修辞部分注重对语言文字表达的探讨,训诂部分则关注语言文字的解读,二者均是对语言文字及有关理论知识的应用。语言文字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学习古代汉语的主要目的是阅读古代典籍,传承古代文化,所以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互补。在“基础知识”之外,设置“论著选介”“阅读应用”“内容拓展”等延展性板块,其中“阅读应用”部分的选文保留了古代繁体用字。为帮助学习者尽快掌握要点,感知古代语言文字的奥妙,获得理解应用的能力,本书还增加了“教学导航”“情景导入”“关键词解释”“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等辅助性环节,并在每一章末附有“数字资源”,以便学有余力者进一步探索。
【主编简介】
李运富,现任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郑州大学)负责人,郑州大学特聘首席教授、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汉字汉语研究》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评委,教育部高校中文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等。已出版《汉字学新论》《汉字职用研究》《甲骨春秋》《汉字之光》《清代〈说文解字〉研究稿抄本丛刊》等著作30多部(含合著)。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世界汉字通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国家语委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古文字工程重大项目3项。荣获第七届、第九届教育部高校社科成果奖2次等。
【目录】
第一章 文字
第一节 认识繁体字
第二节 了解古文字
第三节 汉字的三维属性
第四节 汉字的发展演变
第五节 汉字的同用关系
第二章 词汇
第一节 古汉语单音词的词义变化
第二节 古汉语复音词的来源
第三节 古汉语词与词组的区分
第四节 古汉语的方言词与外源词
第五节 汉语历时同义词的替换
第三章 音韵
第一节 中古音
第二节 上古音
第三节 近代音
第四节 古韵通转
第五节 古代诗词的语音规则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古汉语虚词
第二节 古汉语词类活用
第三节 古汉语特殊动宾关系
第四节 古汉语的特殊结构
第五节 古汉语的特殊句式
第五章 修辞
第一节 古汉语字词修辞
第二节 古汉语语句修辞
第三节 古汉语篇章修辞
第四节 古文中的特殊辞例
第五节 古文中的病例
第六章 训诂
第一节 训诂与训诂的要求
第二节 训诂的常见体式
第三节 训诂的常用方法
第四节 常见的训诂弊病
参考文献
【前言】
“古代汉语”的含义较为灵活,它可以泛指“五四新文化运动”(1919年)以前的所有汉语,也可以特指先秦两汉时期具有典范意义的文献语言,还可以指不包括“古白话”及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的“古代文言文”。我们认为,鉴于“近代汉语”的划分,“古代汉语”课程在选材时可以不使用“古白话”的相关材料(当然,有些半文半白的语料如《朱子语类》等,在特定的情况下仍可考虑使用),但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的语料,应该被纳入“古代”这一时间范畴内。而且,“古代汉语”基本上是书面语,与“现代汉语”注重口语不同,“古代汉语”课程必须把文字放在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所说的“古代汉语”大致相当于“古代文言文”,包括经史子集等传世文献,但也涉及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
“古代汉语”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解读书面文字符号,深入探索并理解古代汉语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方面的系统构成和演变规律,熟悉古人运用古代汉语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从而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理解历史文化的能力。我们认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材的内容要尽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但无须过于深入探究。因为课时有限,且当下处于信息时代,学生有很多渠道拓展学习课堂内容。因此,本书只用40万字左右的篇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古代汉语在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训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既包括文字系统与语言系统的对立,也包括语言系统本身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结构划分,还涉及文献层面的修辞表达和训诂解读。同时,本书还设置了“教学导航”“情景导入”“论著选介”“阅读应用”“内容拓展”“关键词解释”“思考与练习”“本章小结”“数字资源”等板块,以辅助教师教学,拓宽学生视野。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六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基本掌握有关古代汉语的知识理论系统;二是大致了解古代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历史和成果;三是精读适当数量的典范文言作品;四是自主体验汉字、汉语的社会功能并感受典籍文化的传承魅力;五是学会如何搜集材料、汇聚资源,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六是养成关注学科最新进展的习惯,随时吸收新的成果,并尝试进行探索实践。本书提供的实际材料有限,但在设计框架和安排内容时体现了上述理念。例如“论著选介”板块,就是在前面各知识板块讲述有关学术史的基础上,重点展示具有典范性的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沿着学术的正轨进行探索。又如“阅读应用”板块,与全书其他部分的体例不同,这部分内容全部使用繁体字,并保留异体字,而且只给前两篇选文加上注释,后面文选不加注,最后一篇甚至标点也不加,目的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古代文献的原貌,增强古代语感,学会查找资料和运用工具书,从而提高处理古籍文本、解除阅读障碍的实际能力。
20世纪50年代开始,“古代汉语”的相关教材便开始陆续编写,至今在全国范围内究竟出版过多少种,难以准确统计。按理来说,编教材应像编字典辞书一样,要有权威性,宜精不宜多,多修改而少新编。但我们这套教材的编写还是有必要的,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有各自适用的教材。本书的教学对象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院校中的文科院系学生,目前尚无为其量身定制的合适教材。二是学术发展日新月异,“古代汉语”学科的很多新成果需要吸纳,教材理应更新。笔者之前发表的《大学古代汉语教材应注意吸收新的研究成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讲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三是时代在进步,新的社会发展需求赋予了传统学科新的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这一点。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了解、学习和研究古代的文献,而要读懂古代文献就需要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这门课就是教学生如何读懂古代文献的。同时,古代的语言和古文字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学习和研究古代语言文字就是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因此,本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思政元素的自然融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并激发其向往心。例如,“内容拓展”板块就有意识地融入了这方面的内容,包括汉字传播的对外影响、外来词反映的国际文化交流现象、词义引申的文化价值观、传统修辞理念体现的中华民族的诚信价值观、语言文字发展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的对联文化等,此外还汇编了国家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诗词应用和修辞实例。这些内容的融入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对现代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
本书是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张福贵教授主编的教材丛书中的一种。除了总体上具有“简明”特点外,本教材在编撰理念上还有一些考虑和追求。首先是知识系统完整,在保持简明的同时,尽可能地涉及本学科的方方面面。其次是内容伸缩性强,除了必讲的基础知识外,其他多个板块的内容都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的,特别是“数字资源”内容十分丰富,教学双方可以各取所需。最后是具有思政意识,本书利用传统学科的优势,融入了不少传统文化的教育元素。因此,本教材的适用面十分广泛,除了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型本科院校,其他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也可以选用此教材,还可以供函授研究生班、本科选修、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和入学后补修等使用。
本书由李运富主编,他提出编写思路和框架细目,解决编写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参与部分章节的撰写,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审改。在统稿阶段,董艳艳老师做了很多实际工作,温敏老师和李晶老师也协助做了一些组织工作。具体各部分的撰稿分工是:前言,李运富;第一章,刘风华;第二章,彭慧;第三章,张艳;第四章,董艳艳;第五章,李晶;第六章,温敏;参考文献和数字资源整理,董艳艳。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学术观点一般由作者各自决定,但提出的全新观点和学界有较多争议的问题,编写组有所讨论,有所取舍。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感谢各位老师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