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玲玲
2 “内”字记词职能考察
2.2“内”字的兼用
所谓兼用“是指用本字记录另一个跟本词有音义联系的派生词的现象。”[①]本文中凡是与“内”字本义有密切关系的词项都看作该字的兼用。
我们测查从殷商时期至清代的文献,总结出“内”字的兼用职能。我们会在下面的叙述中对这些职能分别说明。
2.2.1 “内”字记录词项{内1}(里面)
“内”字的这一职能是从进入这一动作义引申出来表示方位义。该职能最早出现在西周夷王时期。例如:
(3)东(董)(裁)内外,母(毋)敢否(不)善。(《师簋》)
(4)司王家内外,母(毋)敢又(有)不闻。(《蔡簋》)
此后的出土文献及传世文献中仍然沿用“内”字该项职能。
(5)会在天地之间而橐在四海之内,毕能其事儿立为天子。(《上二•容成氏》)
(6)为桑杖倚户内。(《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
(7)夫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繇昌也。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汉书•武帝纪》)
(8)六年,天子复大兴舟师征吴,复命帝居守,内鎭百姓,外供军资。(《晋书•帝纪》)
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内”的这一职能。从使用语体上来看,主要出现在书面语中。从组合关系上来看,它不再单独使用,而是与名词、动词、介词、时间词和方位词等搭配使用。
(9)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②]
(10)这些生物群落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相互依存,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组成动态平衡系统,就叫做生态系统。[③]
(11)太阳系的成员除了太阳外,还包括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④]
2.2.2记录词项{内2}(内室,房屋)
词项{内2}是由词项{内1}引申而来的,记录在某个方位具有里面的位置特点的建筑物。“内”字的这一记录职能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是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的。
(12)丙死悬其室东内中北廦权,南向。(《睡虎地秦简•封诊式》)
(13)其穴壤在小堂上,直穴播壤,(破)入内中。(《睡虎地秦简•封诊式》)
(14)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汉书•晁错传》)
(15)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世说新语•贤媛》)
“内”字的这项职能一直沿用到魏晋时期,后世文献中“内”字这种用法多沿用前代的用例。例如最常见的是“卧内”。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的“卧内”条如下解释:“室谓之内,故卧室谓之卧内。”
(16)及帝不悆,召昉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隋书•任昉列传》)
(17)庭竹垂卧内,村烟隔南阜。(《裴尹东溪别业》)
(18)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魏然独存。(《<金石录>后序》)
(19)凉月侵卧内,捣药闻禽语。(《晚晴簃诗汇•洞宵宫》)
虽然“内”字的这项职能消失了,但是“内”字记录的这个词项并没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室”“房”等词。
2.2.3记录词项{内3}(妻妾)
词项{内3}是由{内2}引申出来的,指生活在内室中的人。约在战国晚期至秦始皇时期,“内”字就有了这项职能。
(20)取妇为小内。(《睡虎地秦简•日书乙种》)
(21)齐侯好内。(《左传•僖公十七年》)
(22)妖王慌了手脚道:“怪哉怪哉!世情变了,这铃儿想是惧内,雄见了雌,所以不出来了。”(《西游记•第七十一回》)
在文献中,“内”字也可以与别的字组合表示这个词项。如:内子、内人。
(23)后周制,皇后乘翠辂,率三妃、三㚤、御媛、御婉、三公夫人、三孤内子至蚕所,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隋书•礼仪志二》)
(24)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郑玄注:内人,妻妾。(《礼记•檀弓下》)
“内”的这一职能一直保留到现代汉语。
(25)这是内人,她身体不太好。(《青春之歌》)
(26)但是这个人耳朵软,惧内,怕老婆,他有西部牛仔的风格,不受拘束,但是却信任部属。[⑤]
2.2.4记录词项{内4}(心里)
该词项是由{内1}引申出来记录具体的人体方位,“内”字的这个职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上博简》中。
(27)尧乃为之教曰:“自内焉,余穴窥焉,以求贤者而让焉。” (《上二•容成氏》)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9)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世说新语•谗险》)
(30)我为同州牧,内愧无才术。(《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
在现代汉语中偶或用“内”表示心里之义,但是往往是与其他的词组成双音节词出现,如“内疚”。
(31)他还表示对自己在团体决赛中的失误感到很内疚。[⑥]
2.2.5记录词项{内5}(内脏,五脏)
该项职能是由词项{内4}引申出来的记录人体某具体方位器官。“内”字的这一职能最早见于汉代的《太平经》。
(32)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悦也。(《太平经•钞乙部》)
(33)仰惟先后平日,近集群官,共论政治,平秩民务。何图一旦祸酷奄钟,独见公卿,言及丧事,追惟荼毒,五内崩摧。(《三国志•魏书》)
(34)忽忆父兄枉被诛,即得五内心肠烂。(《伍子胥变文》)
(35)此时黄道台早已急得五内如焚,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官场现形记•卷三》)
(36)吾祖宗坟墓,久为发掘,每念及此,五内惨烈。(《清史稿•朱之渝传》)
“内”字的这一职能一直使用到清代,“内”字记录的这一词项并没有消失,现代汉语中用“脏”字来记录。例如:
(37)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⑦]
(38)我国古代就提出了关于情绪的脏腑说理论,认为不良情绪会导致五脏六腑的病变,如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慎”等。[⑧]
(本文为《“内”字职能及相关字词研究》一文第二部分,由时玲玲硕士学位论文《“内”字职能及相关字词研究》节选改写而成,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收入李运富主编《汉字职用研究∙使用现象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