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晚,为响应学校疫情防控措施,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线上形式的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本次学术交流会由博士生王瑜,硕士生郭鲲、孙振凯主讲,点评嘉宾邀请到俞绍宏老师出席,中心的全体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
博士生王瑜报告了《〈说文广诂〉研究札记》,重点介绍了《说文广诂》一书的校勘实践。文章首先梳理了校勘所用的版本,其次归纳了郝懿行所使用的校勘方法和校勘的内容,最后从学术史的角度对郝懿行的校勘实践进行了评价。俞绍宏老师指出文章表述需要注意,提出文章可以在校勘方法上进行微观研究,学术史研究在做评价时,要进行严谨比较,不能就书论书,就人论人。
郭鲲同学的题目为《〈篆隶万象名义〉“古今字”表述体例辨析》。该文指出《名义》“古今字”体例的表述情况较为复杂,既有存在以“组概念”出现的典型术语,同时也存在一些附著于“组概念”之后潜在的非典型术语。俞绍宏老师指出“古今字”的定义与范围要分析准确,仔细辨认。

孙振凯同学的题目为《马王堆帛书〈老子〉否定词研究》。该文详梳理分析了否定词在帛书《老子》中的使用情况,再与王本《老子》进行比较研究。俞绍宏老师对版本问题指出问题,应附上其他版本的《老子》,并采用最新材料。

俞绍宏老师对三位同学的论文做出严谨而细致地点评。同学们在线上积极地进行讨论,就论文中的观点进行交流,本次学术交流会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