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富 何余华
二 “两”字的兼用职能
所谓兼用职能,是指记录与本用义值有某种联系的引申或派生词项。“两”字在记录形义密切相关的本用词项{马二匹}的基础上,记录了如下兼用词项。
2.1记录词项{两2},表示车辆单位
殷商的车制是“一车配两马”或者“两马驾一车”,故表示“共驾一车的马两匹”的量词{两1}也可以用来计量一辆车,从而派生出新的专用量词{两2}(车一辆)。如果直接将字形的两轭跟一辆车的关系对应起来,则表示“车一辆”的{两2}也可以看作“两”字的本用。字形构意直接关联两个词项的情况并不罕见[1](P196-198)。这里将记录{两2}的用法看作兼用,比较便于描写。“两”字记录{两2}的用法始见于西周早期,沿用至魏晋,后来另造专用字“辆”记录。例如:
(1) 俘车卅两(小盂鼎5.2839西周早期)
(2) 俘车百□两(小盂鼎5.2839西周早期)
(3) 嘉遣我赐鹵(滷)责(积)千两。(晋姜鼎5.2826春秋早期)
(4)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诗经·召南·鹊巢》)毛传:“百两,百乘也。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
(5) 子产曰:“丧焉用币,用币必百两”。(《左传·昭公十年》)杜预注:“载币用车百乘”。
该项记录职能使用的时限较长,但使用量并不多。这是因为西周中晚期开始车制发生变化,多为四匹马拉一辆车,因而出现另外两个量词:表示{马四匹}的{乘1},表示{四匹马拉的车一辆}的{乘2}。于是量词{两2}和量词{乘2}都可表示{车一辆}。实际使用中{乘2}的频率高于{两2},如先秦简帛文献中量词{两2}秦简2例,楚简2例,而量词{乘2}在楚简中却高达50多例。但如果是牛车的话,通常只能用“两”字记录而不使用“乘”字,这大概是因为牛车没有用四头牛拉的吧。例如:
(6) 十人,车牛一两,见牛者一人。(《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金布律》72)
(7) 十五人,车牛一两,见牛者一人。(《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金布律》73)
(8) 辎车一两,牛车十两。(《马王堆三号墓汉简·遣策》73)
(9) 牛车一两。(《居延汉简》11.4)
魏晋时期产生了专门用于记录车辆数量的“辆”字,于是“两”字的该项记录职能很快被“辆”取代,而“乘”作为车辆量词仍然通行。到唐代,一般人已经不太熟悉魏晋以前“两”作为车辆量词的用法,所以颜师古注释《汉书》时常常对“两”字的这种用法加以说明。例如:
(10) 初,大司农取民牛车三万两为僦,载沙便桥下,送致方上,车直千钱,延年上簿诈增僦直车二千,凡六千万,盗取其半。(《汉书·酷吏传》)师古曰:“一乘为一两”。
(11) 船长千丈,木千章,竹竿万丢,轺车百乘,牛车千两。(《汉书·货殖传》)师古曰:“车一乘曰一两,谓之两者,言其辕轮两两而耦。”
2.2记录词项{两3},表示军队编制单位
先秦时期盛行车战,战车的多寡甚至成了综合国力的象征,而周代军队编制每辆战车配备二十五名士卒,所以量词{两2}(车一辆)派生出军队编制单位{两3},用于计量车辆配备的士卒,二十五人为{两3}。因该军事编制只在周代施行过,“两”字记录{两3}的用例也多见于周代文献,后世罕见。例如:
(12)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伍、两、卒、师、军皆众之名。两,二十五人。”
(13) 乃通吴於晋,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左传·成公七年》)杜预注:“《司马法》:‘<>为卒,二十五人为两。军九乘为小偏,十五乘为大偏。’盖留九乘车及一两二十五人,令吴习之。”
(14) 我曲楚直,不可谓老。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十五乘为一广,《司马法》:‘<>为卒,二十五人为两’。”
2.3记录词项{两4},表数词“二”
“两”字本义词项{两1}(马二匹或马一对)在数量上是“一加一的和”,故派生出表“二”数的词项{两4}。从西周至今,记录数词{两4}始终是“两”字最主要的职能。例如:
(15) 叔向父为备宝𣪘两,宝鼎二。(西周晚期《叔向父为备簋》7.3870)
(16) 于大无𤔲折(誓)、于大𤔲命用璧、两壶、八鼎。(春秋时期《洹子孟姜壶》15.9729)
(17) 两堂间百乇(尺),两堂间八十乇(尺)。(战国晚期《兆域图铜版》16.10478)
(18) 舌出齐唇吻,下遗矢弱,污两卻(脚)。(《睡虎地秦简·封诊式》66)
(19) 若两轮之相转,而终不相败。(《郭店楚墓竹简·语丛4》·20)
数词{两4}作为词素还可大量参构其它复合词,如“两仪、两珥、两袒、两握、两视、两雄、两当”等,其中“两”字所记录的都是数词义。“两当”类似今天的背心,也写作“两当、两裆、裲裆”。《释名·释衣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因以名之也。”毕沅云:“一当胸一当背,此两当之义也。亦不当有衣旁。”皮锡瑞曰:“裲裆字古作两当”。[11]毕沅、皮锡瑞认为“不当有衣旁”“裲裆字古作两当”,诚为卓见!通检唐以前文献材料,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俱作“两当”,唐以前的传世文献中也多作“两当”,隋唐前后才开始增衣旁造出专用字形“裲裆”。《释名》成书于汉末,其中的“裲裆”疑是后世传抄刊刻过程中用字“当代化”的结果。如下“两当”的用例:
(20) 故两当一领,故绢衫一领。(阿斯塔那408号墓文书)
(21) 清(綪)尖一枚,两当一枚,紫孺(繻)一枚,帛缒根一枚。(阿斯塔那62号墓文书北凉缘禾五年随葬衣物疏1-2)
(22) 故帛练两当一领,故帛练襦一领,故帛练小褌一立。(阿斯塔那2号墓文书北凉缘禾六年翟万随葬衣物疏3)
(23) 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各一领,两当铠一领。今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曹植《上先帝赐铠表》)
2.4记录词项{两5},表“两次、两度”
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表示动作行为频率的副词用法{两5},具体含义为{两次、两度},这应该是由表示“二”义的数词{两4}引申而来。例如:
(24) 妇告翼,翼便为于道开卤簿盘马,始两转,坠马堕地,意色自若。(《世说新语·雅量》)
(25) 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26) 比年两见之,宾主更献酬。(苏轼《送李公择》)
2.5记录词项{两6},表“加倍、翻一番”
表示增加跟原数相等的数,即加倍、翻一番,是为词项{两6}。这个词项也是由数词{两4}派生出来的,因为“加倍”的结果蕴含“一加一”的语义特征。除几个经典用例反复出现外,“两”字记录该职能的频次较少,因为汉语史上表示“加倍”义多使用{二}和{倍}。
(27)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易传》)
(28) 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汉书·律历志》)
2.6记录词项{两7},表示“不专一、三心二意”
由于数词{两4}所表达的概念“二”是非单一的、变动不居的,进而抽象出“不专一、三心二意”义用于描述人的心理状态。但“两”字的该项记录职能并不常见,这与该概念的表达多用语词{贰}有关,且{两7}的产生多是受{贰}影响同步引申的结果。
(29) 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荀子·解蔽》)
2.7记录词项{两8},用于称量成双分开的鞋子、袜子或裤子
《诗经》中已有“两”字记录称量鞋子义的{两8}的用例,信阳楚简和睡虎地秦简中用例更多,汉代称量范围进一步扩展到袜子、裤子等具有成双特点的衣物。量词{两8}显然由本义词项{两1}的对称配置特征派生而来,在魏晋以前量词{两8}都由“两”字记录,后来虽然借用“量、辆”字或造专字“緉、䩫”等来分担,但直到该词项消亡,“两”字都没有把记录{两8}的职能全部转交给其他字。例如:
(30) 葛履五两。(《诗经·齐风·南山》)孔颖达疏:履必两只相配,故以一两为一物。
(31) 男子西有䰍秦綦履一两。(《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59)
(32) 一两缘屦;一两丝纴屦;一两缇屦;一两屦;一两屦。(《信阳汉简·遣策》2)
(33) 丝履一两,……缯履一两,……𥿉(袜)三两。(《尹湾汉墓简牍》M6D12反)
(34) 牛皮绔二两,革履二两。(《敦煌汉简》1146)
2.8记录词项{两9},称量布帛的一匹
古代布帛由于是从两端往中间卷起,每匹布可以卷成两卷,故用量词{两9}计量,相当于量词{匹}。量词{两9}也是由本义词项{两1}派生而来,配置的二物为布帛的两端。西周金文已有“两”字记录{两9}(布帛单位)的用例,但因词义与{匹}相同,加之“两”字记录职能过于繁重且极易与重量单位{两10}混淆,并未行用开来,至两汉零星散见,隋唐以后除在某些仿古文献中出现外,逐渐消亡。
(35) 舍矩姜帛三两。(西周中期《九年卫鼎》5.2831)
(36) 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司徒》)郑玄注:“五兩十端也,必言兩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
(37) 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三年》)杜预注:“以二丈双行故名两,三十两,三十匹也。”
(38) 申丰从女贾,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齐师。(《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杜预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二两二匹。”
(39) 布□绛一两,见。……丝绨一两,见。行菔一两,见。裘绛一两,见。(敦煌汉简2327)
2.9记录词项{两10},表重量单位“二十四铢”
前贤研究多认为“两”字记录重量单位{两10}(二十四铢)的用法汉代始见,但在战国金文和包山楚简、睡虎地秦简中发现大量“斤、两、铢”共现同一语境的现象,其用例很难说记录的不是重量单位。两汉时期“两”字记录重量单位大量出现于简帛材料和传世文献中,和数词{两4}作为“两”字最为稳固高频的记录职能持续至今。
(40) 四斤十二两(战国时期《秦王子鼎》4.2530)
(41) 十一斤十四两(战国晚期《三年诏事鼎》5.2651)
(42) 十三斤八两四朱(铢)(战国晚期《卅年私官鼎》5.2658)
(43) 贷异之黄金十益一益四两以翟种。(《包山楚简》111)
(44) 贷异之采金一百益二益四两。(《包山楚简》115)
(45) 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睡虎地秦简·效律》3)
“两”字何以能够记录“重量单位”,段玉裁、徐灏认为{两10}相当于两个“十二铢”的黄钟之重,所引书证为《汉书•律历志》:“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或引《宋书•律志序》:“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而倍之,故二十四铢而当一两”。从出土文物来看,虽然战国时代“诸侯力政,不统于王”,但各国重量单位的差异逐渐消除,几个主要诸侯国几乎都是以250g为一斤,15.6g为一两,0.65g为一铢[2]。而在楚国左家公山铜环权、钧益铜环权、雨台山铜环权中都发现有“十二铢”的铜权,且两个“十二铢”铜权之重恰等于“一两”铜权之重,证明段玉裁、徐灏等人观点不缪。{两10}由两个半两之重配合而成,与“两”字的本义特征是相通的,所以“两”字记录重量单位不应看作假借的用法①。
2.10记录词项{两11},表“两件事物、两个人”或“双方”
“两”字构形理据中包含两件事物(马两匹),于是派生出词项{两12},表“两件事物”或“两个人”,也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或“双方”。清代中叶以前该词项都用“两”字记录,清代中叶以后用专造字“俩”分化记录“两个人”。
(46) 吾未至乎事之情也,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庄子·人间世》)
(47) 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史记·高祖本纪》)
(48) 夫高祖命当自王,信、良之辈时当自兴,两相遭遇,若故相求。(王充《论衡》)
(49) 你若不煞我,我还却煞你。两既忽相逢,终须一个死。(王梵志《死去长眠乐》)
{两11}在组合中如果带上宾语,就会形成特殊用法,产生“意动”或“使动”的临时含义,表示把同类事件看作性质不同的两种事件,或者把同一事件实际分作不同的两件事物。例如:
(50)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何以不言遂?两之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
(51) 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曷为再言晋侯?非两之也。(《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
(52) 禘佩既是一祭,分而两之,事无所据。(《魏书》)
2.11记录词项{两12},表“同时兼具二事或同时涉及双方”
“两”的构形本义为“一车对称配置二马”,由此引申指同时兼具二物或一物的两个方面,从而派生出词项{两12}。这种用法的“两”早见于先秦文献,例如:
(53) 秋早寒则冬必暖矣,春多雨则夏必旱矣。天地不能两,而况於人类乎?人之与天地也同。(《吕氏春秋·情欲》)
(54) 二曰: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吕氏春秋·权熏》)
(55)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荀子·解蔽》)
2.12记录词项{两13},表“双方同时、双方都”
西周晚期,由词项{两12}(同时兼具二事或同时涉及双方)派生出指代性副词{两13},表示“双方同时、双方都”之类的意义。“两”字的这项记录职能先秦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出现频率一直较高,并持续稳固到现代汉语中。例如:
(56) 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57) 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左传·桓公十三年》)
(58) 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墨子·经下第四十一》)
(59) 公两赐之,曰;“以晏子不夺人之功,以占梦者不蔽人之能。”(《晏子春秋》)
(60) 宣王谓摎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战国策》)
(61) 子驷畏诛,故两亲晋、楚。(《史记·郑世家》)
(62) 怠惰之为安,若者必危;情胜之为安,若者必灭。故圣人一之於礼义,则两得之矣。(《史记·礼书》)
现代成语“两全其美”“两败俱伤”“势不两立”等,其中的“两”用法同上。
2.13 记录词项{两14},表“等同、匹敌”
“两”的构形本义“一车对称配置马二匹”,其中的两匹马地位等同、构成匹敌对当关系,由此派生出词项{两14},表示“等同、匹敌”义。先秦至明清“两”字的该职能较为常见,“无两”“一时无两”甚至成为习用语。例如:
(63) 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左传·桓公十八年》)王引之:“两政者,宠臣之权与正卿相敌也。”
(64) 人言善亦勿听,人言恶亦勿听,持而待之,空然勿两之,淑然自清。(《管子·白心》)翔凤案:“勿两之”,勿与为耦。即言善不以为善,言恶不以为恶也。
(65) 佚而无穷、贵而不傲、富而不骄、两而不争、闻而不遥、遥而不绝、穷而不匮者,鲜矣。(《逸周书》)朱右曾集训集释:两,谓权相侔也。
(66) 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67) 惟晚与璁、萼异,为所轧,不获以恩礼终。然其才一时无两,或比之姚崇云。(《明史·杨一清传》)
2.14记录词项{两15},表“使马匹比并整齐”
因驾一车的两匹马始终并驾齐驱,在{两1}的基础上派生出“使马匹比并整齐”义。《左传•宣公十二年》“御下两马”中的“两”记录的就是该词项,俞樾《群经评议》说:“两者,两两排比之也。一车有四马,两马在中曰服,两马在边曰骖。……然则两马者,使服与服耦,骖与骖耦也。”[3] (P416)杜注孔疏释为“整饰”是随文释义的结果,并不符合词义引申规律,《汉语大词典》“两”条据此归纳的义项“整治,修饰”[4] (P555),应予以修订。该项记录职能用例较少,历代注疏辞书反复转引的均为《左传》用例。
(68) 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两,饰也”。孔颖达疏:“饰马者,谓随宜刷刮马”。
三 “两”字的借用职能
“借用”是指将字形当作语音符号去记录与该字形体无关但音同音近的词语或音节。汉字的借用是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条件的,不管被记录的对象原本是否有本字。“两”字借用只见有记录音节的情况。
3.1记录{魍魉}的第二个音节
“魍魉”表“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鬼怪”,“影子外层的淡影”,“恍惚、迷茫无所依”等,一般认为它是个双音单纯词,有“蛧蜽”“罔閬”“方良”“罔两”等不同的书写形式,而写作“罔两”之“两”与{魍魉}的词义并无联系,只是根据音同音近借去记录该词项的一个音节,后才根据相关意义增“虫”旁或“鬼”旁造出专用字“蜽”或“魉”记录。《说文》已收“蜽”字,但“两”字的这种用法明清时仍较为常见。例如:
(1) 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左传·宣公三年》杜
预注:“罔两,水神。”
(2)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庄子·齐
物论》)郭象注:“罔两,景外之微阴也。”
(3)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楚辞·东方朔〈七谏·哀命》)王逸注:“罔
两,无所据依貌。”
3.2记录{伎俩}的第二个音节
现代汉语表示{花招、诡计}义的“伎俩”一词,最初表{技能}义,在近代以前也写作 “技俩”。其中的音节“俩”有时候借用“两”字记录,例如:
(4) 邯郸郭公九十九,技两渐尽入滕口。大儿缘高冈,雉子东南走。不信吾时言,
当看岁在酉。(《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五·邯郸郭公歌》)
(5) 但此等丧心病狂徒随处游荡,若肆其妄诞伎两则亦何所不至,臣现在督率各属
严为查访,如续有查获访出别项情节应据实具奏。(《清代文字狱档》)
参考文献
[1]李运富.汉字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丘光明.试论战国衡制[J].考古,1982(5).
[3]俞樾.群经评议(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本文为《“两”字职用演变研究》一文第二、三部分,原载《励耘语言学刊》2014年第2辑(总第20辑,学苑出版社,2014年12月),后收入李运富主编《汉字职用研究∙使用现象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