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校园,晨光熹微。当第一缕阳光洒满郑大附小南校区的教学楼,清脆铃声划破宁静,教师们熟悉的身影已出现在教室门口,接过孩子肩头的书包。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细数校园里的“教育微光”,向每一位深耕教坛的“筑梦人”致以崇高敬意。
课堂上,教师们化身“故事大王”,将枯燥的数学公式拆解成趣味冒险情节,把晦涩的古诗转化为生动动画片段,让知识伴着笑声走进学生心田;课间时分,他们又成了“树洞伙伴”,轻轻蹲下身子,倾听孩子们“同桌借橡皮”“长大想当科学家”的小秘密;放学后,办公室的灯光常亮至暮色四合,教师们伏案批改作业。这些日常细节,皆是师爱的生动注脚。
校园中,不同的教师有着同样的坚守。有扎根讲台30余年的“老顽童”,头发虽添银丝,却依旧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用半生教育经验为孩子遮风挡雨;有刚入职的“95后”新教师,带着青春活力将AI技术、趣味小游戏融入课堂,让教室成为欢乐的学习天地;还有身兼数职的“多面手”,既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还需与家长细致沟通,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平凡岗位上,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不凡。
孩子们也用最纯真的方式诉说对老师的喜爱。一年级学生攥着手工纸说:“李老师的手像棉花糖一样软,上次我摔疼了,她揉一揉就不疼了”;三年级学生画中的老师长着翅膀,“她总能把难题变简单,就像魔法仙子”;六年级学生在便签上写道:“演讲前我吓得发抖,老师拉我到走廊说‘就当台下是一排小树苗’,现在我敢站在全校面前说话啦!”朴素的话语里,满是对老师的认可与感恩。
从入学时怯生生的“老师好”,到毕业时红着眼眶的“谢谢您”;从课堂上犹豫举起的小手,到课后追着提问的身影,师生间的点滴互动,都化作时光里的温暖记忆。教师们在作业本上写下的鼓励、课堂上绽放的微笑、课间递出的纸巾,早已在学生心中种下热爱与希望的种子。
一支粉笔,书写知识公式,也传递“别着急,慢慢来”的温柔;两袖清风,送别一届届毕业生,也牵挂着刚入学的孩童;三尺讲台,见证学生从歪扭握笔到工整答卷,从腼腆发言到自信演讲。这个教师节,让我们共同向每一位默默耕耘的师者致敬,向这份温暖的教育事业致敬!
编 辑: 李怡瑶
一 审: 李运国
二 审: 周庆红
三 审: 梁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