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情暖童心。在重阳节这个充满敬老爱老的节日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徐辉医生走进郑大附中中原路校区小学部,为三年级小学生带来一场主题为“经络与穴位”的趣味科普课。孩子们化身“小小中医探险家”,在趣味互动中揭开身体“能量密码”的奥秘,还学会了穴位按摩小技巧,准备用这份特别的“健康本领”向家中长辈表达节日祝福。
“大家摸一摸自己的胳膊,里面藏着一条看不见的‘小路’,它能给身体送能量,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课堂一开始,徐辉医生就用提问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他没有用复杂术语,而是把经络比作“身体里的地铁线”,把穴位说成“地铁站点”:“就像坐地铁能到学校、公园,经络也能把营养送到我们的鼻子、耳朵、肚子里。”配合着卡通经络图,同学们很快明白“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还知道了身体里有十二条主要经脉,像“十二位小卫士”默默守护健康。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动手找穴位”环节。徐辉医生教大家用“手指度量法”:“把拇指竖起来,指关节的宽度就是1寸,这是我们自己的‘小尺子’!”他带着孩子们一步步找穴位:在鼻子两旁找到能通鼻塞的“迎香穴”,在手背上找到能缓解牙疼的“合谷穴”,还教大家用四指并拢量出3寸,找到膝盖下方的“足三里”——“这是‘长寿穴’,每天给爷爷奶奶按5分钟,他们会更有精神哦!”孩子们两两一组,互相在对方手上、脸上比划,时不时举手问“医生叔叔,我按这里酸酸的,对吗?”,课堂氛围热闹又温馨。
徐辉医生还为孩子们总结了“穴位小妙招”:感冒鼻塞揉迎香,紧张心慌按内关,吃撑肚子摸天枢。“但要记住,按的时候要轻轻的,皮肤破了不能按,不舒服要先告诉爸爸妈妈。”他特别强调保健方法不能代替看病,在潜移默化中帮学生们建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
“我今天学会给奶奶按足三里啦!”下课铃响,三年级学生们叽叽喳喳的分享着自己学到的穴位小知识。此次重阳节科普课,既让孩子们感受了中医文化的神奇,又传递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郑大附中团委表示,未来会继续邀请专家开展类似的中医科普课堂,让更多孩子走进传统医学,收获健康知识。
编 辑: 李怡瑶
一 审: 李运国
二 审: 周庆红
三 审: 梁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