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走亲访友、人情往来增多,在“欢聚”的氛围中,在同学、朋友、亲戚的问候中,一些党员干部放松思想防线,丧失了对真假“人情”的判断力,踏入违纪违法深渊。以“人情往来”为名的违纪违法行为花样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以节日“问候”为名,违规收礼送礼
一些党员干部从逢年过节收,发展到习以为常收,逐渐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滑入更大错误。个别党员干部之间,还通过所谓的“礼尚往来”拉帮结派,不断编织关系网,结成“小圈子”,污染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
二、以“相聚”为名,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活动安排
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接受宴请等活动安排,错将“围猎”当真情,在各种“饭局”、“酒局”中迷失自我,陷入人情大网,最终先被套牢后被套利。
三、以“借用”为名,违规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财物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一些党员干部借用的是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财物,对方则是冲着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
四、以”帮忙投资理财“为名进行利益输送
纪律处分条例对党员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买卖股票或进行其他证券投资等营利活动作出明确处分规定,党员干部决不能妄想“权”“利”双收。
五、以婚丧喜庆事宜为名违规收受礼品礼金
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属于正常习俗,但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进行操办,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借机敛财的,则属于违纪行为。
别有用心的“人情往来”,本质是“公权”与“私利”的往来。正常人情往来以血缘、感情为基础,互相熟悉、身份对等,违纪违法行为则以权力为基础,职权为纽带;正常往来并不存在请托事由,更多是一种礼尚往来,违纪违法行为则是“以钱换权”、“权钱交易”。广大党员干部要擦亮眼睛、站稳脚跟,时刻把公权与私利分别开来,把党纪国法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切莫在“人情往来”中迷失了方向。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https://mp.weixin.qq.com/s/o9FiBdEQxaPbZDoLXY5RQw